中国稀土出口新规的核心内容与影响 - 中国商务部与海关总署在10月联合出台新规,严格管控稀土出口,旨在进行资源保护、保障产业安全和维护国家利益[3][6] - 新规意味着中国将进一步掌控这一关键资源,出口管理方式趋于渐进,表明中国正从“卖原料”转向“卖技术”的时代[3][15] 欧洲的强烈反应与实际困境 - 欧盟委员会表示“高度关切”,法国总统马克龙宣称将采取一切可能手段应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则表示欧盟必须“使用所有工具”来反制[1][3] - 欧洲的底气不足,稀土不像石油容易找到替代品,其新能源、军工、风电和芯片行业严重依赖中国稀土供应链[3][4] - 欧盟早在2020年就成立了“关键原材料联盟”计划自给自足,但因环保门槛高和民众反对,至今几乎没有实质性进展,欧洲依然需要依赖中国的稀土[3][4] 欧盟反制工具的局限性与内部矛盾 - 欧盟所谓的“反胁迫工具”是2023年通过的一项法律,但启用程序繁琐、周期漫长,且需要所有27个成员国一致同意,实际操作难度极大[10][19] - 成员国内部意见不统一,例如波兰希望强硬,德国主张稳妥,法国则观望美国态度,法德经济部门并不希望引发贸易战,因为中国是其电动车、化工、机械等行业的大买家[10][19] - 贸易调查或关税反制等“非常手段”会推高欧洲厂商成本,并可能使其新能源计划延迟,欧洲智库指出“对抗不如谈判”[21] 中欧博弈的实质与市场影响 - 稀土之争是供应链中的心理战,中国通过实际计算掌控节奏,而欧盟则主要通过姿态制造气氛,初步博弈中中国已占据上风[8][13][15] - 中国回应简洁直接,强调资源出口管理是合理措施,符合国际贸易规则,并愿意保持沟通,同时指出“谁将合作视为威胁,问题就在于谁自己”[6][10] - 一旦中国收紧出口,伦敦金属交易所的稀土板块可能出现大幅波动,欧洲企业已感受到成本上升的压力,特别是法国和德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4][17]
欧盟放狠话:稀土再谈不拢就对中国动用非常手段,中方亮明态度
搜狐财经·2025-10-31 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