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万多海洋专利背后 深圳批量打造水下“小龙”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0-31 19:55
(原标题:8万多海洋专利背后 深圳批量打造水下"小龙")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陈思琦 深圳报道 9月,超强台风"桦加沙"正面袭击南海,中国海油"海洋石油116"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FPSO)面临前所未有的水下检测难度。 危急之时,一个仅行李箱大小的水下机器人轻盈一跃,顺利完成了覆盖从船体到系泊锚链结构的全方位巡检作业,实现位置信息、图像等关键数 据的实时回传。 在2025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简称"海博会")现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见到了这台不到30公斤的水下机器人——鳍源科技FIFISH X1。 "我们做到了硬件功能、AI算法等核心技术的小型化一体化集成,实现100%国产自研,已是行业级水下机器人出海市占率最高的企业。"鳍源科技 市场部负责人冯健凡说。 从深海探测到海洋装备制造,从海洋信息到海洋生物制药,以"小而精""小而强"撬动海洋"大市场"的企业在深圳并不少见。2024年,深圳市海洋 生产总值达5409亿元、占GDP比重14.7%,集聚11万家涉海市场主体,涉海企业发明专利超8.2万项,其中水下机器人专利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 究其原因,深圳长期积累的电子信息、智能硬件产业链优势正在深海"复现"。 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