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家店年耗约500万元,汽车新势力“撤退”商超调查:想要换个活法
36氪·2025-10-31 20:06

行业趋势:汽车商超店模式进入战略调整期 - 曾经风靡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商超店模式已悄然收缩,主机厂开始转向在郊区布局集展示、试驾、交付于一体的直营店,或直接采用授权经销商模式 [3] - 全国汽车商超店数量曾超5000家,但“北上广深”等热门购物中心的汽车展厅出现优化调整 [3][5][6] - 特斯拉作为商超模式开创者,已于2022年开始关闭部分商场展厅,将资源投向成本更低的郊区门店;小鹏汽车在2023年发起“木星计划”调整渠道模式比例;阿维塔也表示将逐步改革一线核心城市以外的门店模式 [6] 成本分析:高额运营费用是模式调整主因 - 一线城市汽车商超店年运营成本约500万元,其中租金与人力是主要构成,年租金在200万至360万元不等,人力成本约100万元以上 [13] - 具体案例显示,北京朝阳合生汇商超店年租金超300万元;上海某商场中岛铺位月租金达40万元;而外围街区门店月租金可低至十几万元 [9][11] - 人员配置通常为7-10人,头部品牌销售顾问月薪中位数约12000元,导致配备7人的门店年人力成本超100万元,10人配置则可达140万元以上 [13] 公司策略与财务表现:降本增效成为重点 - 蔚来汽车2024年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预算为157.4亿元,高于2023年的128.85亿元,但公司第二季度该项费用为39.65亿元人民币,较第一季度下降9.9%,主要得益于组织优化措施 [5][8] - 理想汽车2024年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预算为122亿元,高于2023年的98亿元,但其上半年该项费用约52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9.4%,原因是雇员薪酬减少及营运效率提高 [5][8] - 主机厂采取“直营+授权”混合模式,授权模式可获得主机厂补贴以覆盖运营成本,实现“快且省钱” [14] 模式优劣与未来展望:商超店价值重估 - 商超店核心优势在于品牌曝光与获客,能快速提升新品牌知名度,并方便消费者集中体验多款车型,具有“品牌广告牌”效果 [16][17][19] - 该模式存在销售与售后分离的局限性,增加了用户售后时间成本,且展厅面积有限无法展示更多车型,销售转化效果不高 [14] - 行业共识商超店不会完全消失,未来发展方向是在成本控制与用户体验间找到平衡,与传统4S店及代理商模式形成互补,成为更细分灵活的一环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