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欧洲看出5个端倪:中国对美更强势,欧盟需战略自主
搜狐财经·2025-10-31 22:02
10月30日,中美在韩国举行了高层会晤,聊了打击芬太尼、调整关税、推迟稀土管制这些务实话题,连欧洲最关心的俄乌战争都提到了。 这场会面没结束多久,欧洲那边就炸开了锅,媒体分析、政客表态一波接一波。 欧洲这反应一点不意外,毕竟中美这两个全球最大经济体的互动,往小了说影响欧洲企业的订单,往大了说关系到他们的战略安全,他们能不上心吗? 这次会晤达成的共识看着不少,但仔细琢磨就会发现,大多是框架性的东西,没多少能直接落地的细化规则。 比如联合打击芬太尼,怎么配合、怎么监管,这些关键细节都没说透;关税调整也只是阶段性的,后续会不会反弹还是个未知数。 欧洲媒体看得很明白,这根本不是中美博弈的结束,顶多算"中场休息"。 对抗确实暂时降温了,但那些深层分歧一点没解决,双方手里都还攥着关税、稀土这些施压工具,谁也没真正松口。 中美这"中场休息"能不能持续,还得看特朗普的心思。 特朗普这人做事确实没个准谱,他身边的鲁比奥等人对中国一直抱着激进立场,恨不得往死里施压,但特朗普本人反而显得灵活不少。 之前他执政时,一会儿对中国加关税,一会儿又坐下来谈判,风格向来飘忽。 现在欧洲媒体说他是"对华温和派",我倒觉得不如说他是"实用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