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百利天恒“增收不增利”迷局:一次性License-out收益“撑”季报,研发困局与传统产品疲软揭示长期隐忧
华夏时报·2025-10-31 23:13

财务业绩分析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18.9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625.08%,归母净利润6.23亿元,同比上升203.74% [2] - 前三季度累计营收20.66亿元,同比下降63.52%,归母净利润为-4.95亿元,同比下降112.16% [3] - 第三季度营收增长完全得益于与百时美施贵宝合作项下一笔2.5亿美元(约合18.95亿元)的一次性里程碑付款确认,该笔收入成本端几乎为零,将单季毛利率推升至93% [5] 研发投入与风险 - 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17.7亿元,占营收比重高达85.8%,意味着每获得1元收入需付出0.86元研发成本 [5] - 研发费用高占比主要源于营收基数下滑,行业平均研发费用占比为48.54% [7] - 公司15款在研药中仅3款进入Ⅲ期临床,ARC平台药物BL-M07D1临床进度落后于同类竞品 [5] - 核心产品iza-bren为EGFR×HER3双抗ADC,全球尚无同类产品上市,其靶点HER3在实体瘤中单药响应率不足5% [7] - 同类产品阿斯利康MEDI4276因间质性肺病终止Ⅲ期临床试验,为公司敲响警钟 [8] 传统业务挑战 - 传统主力产品丙泊酚乳状注射液2024年纳入集采后,中标价格较集采前下降约60%,收入从2022年3.14亿元下滑至2024年1.32亿元,毛利率从76.77%下滑至32.32% [9] - 主导产品中成药制剂黄芪颗粒的毛利率连续两年下降至34%,同时中药材黄芪价格在2023-2024年上涨40% [9] - 丙泊酚等仿制药市场面临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等头部企业竞争,公司传统优势产品市场渗透率从2022年的18%降至2024年的9% [9] 运营效率问题 - 2025年三季度末存货周转天数高达313.37天,较医药行业平均水平(约60-90天)高出3倍以上,反映渠道库存存在积压问题 [10]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1年的60.65天延长至2025年三季度末的128.4天 [10] -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比例从2%升至1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