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给新能源汽车系上安全带
经济日报·2025-11-01 06:09

新能源汽车安全现状与公众认知 - 近期发生两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加剧了公众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担忧 [1] - 国家消防救援局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与传统燃油车相差不大 [1] - 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更受关注,因其火势蔓延快、火灾强度高于传统燃油车,且公众对新生事物的风险感知更为敏感 [1] 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 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主要场景包括充电自燃、行驶自燃、碰撞自燃、浸泡自燃和停车自燃 [2] - 安全事故的根本原因是动力电池热失控,例如碰撞导致电池隔膜破裂或电池能量过充/过放引起锂离子析出 [2] - 动力电池作为高能量载体,本身能因能量非正常释放而产生巨大破坏力 [2] 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的关键路径 - 提升安全的关键在于做好电池热失控管理,产品质量是基础 [2] - 行业企业需强化质量安全意识,从产品设计、制造、验证、使用等环节提升产品一致性与可靠性 [2] - 整车企业需将动力电池及材料、充电设备纳入供应链并进行严格管控 [2] 新能源汽车安全标准与法规 - 当前动力电池国家标准为2020年版本,要求电池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但部分车型实际表现未达标 [3] - 原有标准存在测试场景覆盖不足问题,未包含底部撞击测试、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 [3] - 工信部于2024年3月发布修订后的强制性标准GB38031-2025,新增底部撞击、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等内容,并调整热扩散测试要求 [3] 新能源汽车安全监管与生态建设 - 政府部门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对已上市电动汽车安全状态进行定期检查 [4] - 安全生态建设需考虑驾乘人员安全知识普及和维修人员的专业培训 [4] - 安全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生命线,没有安全护航产业就跑不快、跑不远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