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与适应性重点任务 - 积极发展股权、债券等直接融资,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服务能力 [1] - 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机制,精准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 [1] - 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 [1] 上市公司质量提升与市场生态优化 - 更大力度推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投资价值,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 [2] - 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 [2] - 督促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意识,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 [2] 中长期资金投资环境建设 - 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立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 [2] - 提高A股投资规模和比例,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机制 [2] - 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 [2] 资本市场监管体系完善 -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 [2] - 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和跨市场跨境风险防范化解 [2] - 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坚持依法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市场操纵等违法行为 [2] 资本市场高水平开放与国际竞争力 - 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促进资本高效流动、要素合理配置,提高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 [3] - 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便利度 [3]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和投资银行,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3] 资本市场生态与法治建设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 [3]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3]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和人才队伍建设,健全预期管理机制,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舆论氛围 [3]
证监会主席吴清发表署名文章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中国证券报·2025-11-01 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