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步入右侧阶段产业升级、科技进步的“势”已形成
中国证券报·2025-11-01 10:09

宏观经济形势与动能转换 - 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进入新阶段,旧经济出清更利好债市,而新经济崛起更利好股市[1] - 经济转型的“势”已形成,产业突破与资金再配置正重塑资本市场生态,经济尾部风险降低,通缩压力缓和[1] - 宏观叙事是趋势性的,一系列政策变化显示出解决供需不平衡的决心,产业进展体现了经济转型的成绩[1] -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产业端突破、需求端跟进及供需平衡有望继续得到验证[2] - 名义GDP增速大概率继续好转,带来小幅盈利驱动预期[2] 流动性环境与资金配置 - 美联储年内大概率降息2次并停止缩表,明年还有3次左右降息可能,推动全球流动性趋于宽松[2] - 海外资产估值普遍偏高,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增大,国内理财和存款到期后再配置需求旺盛,利好股市[2] - 中长期资金入市后,保险机构加大权益资产配置,年金养老金是三季度最大增量资金来源[5] - 存款、理财到期后资金再配置需求强烈,有望通过“固收+”、ETF等含权产品入市,外资关注度提升亦是潜在新增资金来源[5] - 中长期资金持续流入有助于降低股市波动率,成为市场“稳定器”,并提升资源配置有效性[5] 市场策略与投资机会 - 构建科技股、资源股、黄金和短债的多元组合是较好选择,交易层面建议依托赔率博弈波段,关注市场过度乐观或悲观引发的反向操作机会[3] - 市场风格上,上半年小盘+红利的哑铃风格占优,下半年切换至大盘成长,年末投资者倾向于调仓换股[4] - 科技股、资源股和资本品可能仍是市场焦点,科技股聚焦算力链、自主可控,非银、军工、工程机械等行业可适度配置,高股息板块可降低组合波动率[4] - “十五五”规划将为市场提供主题性投资机会,在地缘秩序失序、AI革命纵深发展背景下,事件驱动特征明显[2] - 港股对地缘博弈敏感度高于A股,但中长期在分母端更受益于美联储降息带来的流动性宽松,分子端受益于AI革命和创新药等产业变革[4] 产业政策与“反内卷” - “反内卷”主题服务于高质量发展,旨在推动供求平衡、改善营商环境、推动物价合理回升、促进企业盈利好转[3] - 当前供需不平衡原因比2015年更复杂,涉及民企、先进产能与地方保护,光伏和新能源车是典型行业[3] - 统一大市场政策正在落地,诸多行业资本开支已放缓,部分领域如耐用品的限价和补贴变化对终端价格形成支撑[3] - “反内卷”过程会短期抑制投资需求和生产活动,其主线扩散需要需求端的跟进[3] - 行业上将继续以内卷的新兴行业为重点,方式上更依赖市场化手段,速度上更偏温和渐进[3] 资本市场长期展望 - 资本市场长期向好基础不断夯实,源于新旧动能转换迈入右侧阶段,产业升级、科技进步的“势”已形成[6] - “十五五”期间预计更多产业与技术成果落地,更多具备全球竞争力企业崛起[6] - 居民存款、理财资金到期再配置需求释放,以及全球资金对中国关注度提升且潜在配置空间广阔,将为资产价值重估提供增量支撑[6] - 类平准基金的引入有望降低市场非理性波动,护航资本市场行稳致远[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