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5000亿已投放又来2000亿扩投资 四季度政策加力稳增长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01 10:21

政策工具规模与构成 - 5000亿元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已全部投放完毕,共支持2300多个项目,项目总投资约7万亿元 [1][2] - 中央财政从地方债结存限额中安排5000亿元下达地方,其中新增2000亿元专项债券额度专门用于支持部分省份投资建设 [1] - “5000+2000”亿元资金致力于扩大投资,是四季度宏观政策加力的重要方向 [1] 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投放详情 - 国家开发银行投放2500亿元,支持1054个项目,预计拉动总投资3.85万亿元 [2]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投放1500亿元,支持881个项目 [2] - 中国进出口银行投放1000亿元,支持360余个项目,预计可拉动项目总投资超过1.3万亿元 [2] 资金投向领域与地域分布 - 资金重点投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基础设施,以及交通、能源、地下管网建设改造、城市更新等领域 [2] - 国家开发银行向广东、浙江、四川、上海等12个经济大省投放1949.5亿元,占比78% [3] - 国家开发银行向民间投资和民间资本参与项目投放685.9亿元,占比27.4% [3] - 国家开发银行向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消费领域等投放980.2亿元,占比39.2% [3] 具体项目投资案例 - 支持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等数字经济领域项目190个,例如投资65亿元支持广东TCL华星第8.6代印刷OLED生产线一期项目 [3] - 支持人工智能示范应用等项目43个,例如投资6亿元支持河南中州时代新能源电池产业基地续建项目 [3] - 支持养老托育、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等消费领域项目84个,例如湖北潜江美好社区智慧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项目 [3] 政策效果与市场反应 - 10月建筑业新订单指数为45.9%,比上月上升3.7个百分点;建筑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6.0%,比上月上升3.6个百分点 [4] - 专家分析指出,10月PMI指标中建筑业新订单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出现反弹,分别升至今年3月和2月以来最高 [4] - 有观点认为,5000亿元和2000亿元的政策发力有可能将基建投资增速推高至2%左右 [6] 宏观经济背景与政策协同 - 前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2%,为实现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奠定良好基础 [1][5] -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央行表示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 [5] - 宏观政策将持续发力、适时加力,深入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积极稳妥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