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市值与AI行业投资热潮 - 英伟达市值于10月29日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成就的公司,其市值已超过日本、英国等主要经济体的GDP [2][4] - 英伟达市值从4万亿美元增至5万亿美元仅用113天,截至近期收盘市值为4.92万亿美元 [6] - 推动英伟达市值增长的核心因素是全球AI行业持续加大的投资和资本支出 [2][4] 科技巨头资本支出激增 - “科技七巨头”(Mag7)在最新财报季中纷纷表示将继续大幅加码AI投入,资本支出计划惊人 [6] - 亚马逊本财年预计资本支出为1000亿美元,上一财年为830亿美元 [7] - 谷歌将2024年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910亿-930亿美元,高盛预计其2026年资本支出将达1220亿美元 [7] - 微软最新季度资本支出为349亿美元,环比增长超60%,创历史纪录,并预计2026年支出将超过2025年 [7] - Meta将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上调至700亿-720亿美元,并表示2026年将有更多AI支出 [7] - 投行Wedbush分析师预计,科技巨头未来几年将推动数万亿美元的支出 [8] 科技巨头财务状况与融资转向 - Mag7的“资本支出/经营性净现金流”指标在2024年以来大幅上升,最新财报季该比例扩大至约66.86%,表明企业依靠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可动用资金正在变少 [4][8] - Mag7手上的现金在总资产中的占比从2023年开始大幅下滑 [12] - 为支撑AI数据中心建设,多家科技巨头转向外部融资,Meta聘请花旗和摩根士丹利准备进行一笔规模250亿美元的债券发售,并与私募巨头通过发行私募债券筹资270亿美元,收益率高达6.58% [12] - 甲骨文在9月份发行了180亿美元的债券,马斯克的xAI也使用高利率的类似安排为数据中心芯片提供资金 [12][13] - 英伟达曾承诺在四年内向CoreWeave支付13亿美元以租回其购买的英伟达芯片,并向其投资1亿美元,扮演了“供应商、客户、投资者”三重角色 [13][14] AI投资的财务可行性争议 - 对冲基金Praetorian Capital创始人哈里斯·库珀曼指出,AI投资从回报上看说不通,整个AI行业需要1万亿美元的收入才能实现收支平衡,而目前行业月收入仅略超10亿美元,按此水平收回当前计划支出需要约83年 [2][4][18] - 若采用更符合实际的3至5年折旧周期计算,仅2025年约4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就需要产生3200亿至4800亿美元的年收入才能勉强持平,而目前支出与收入严重不匹配 [18] - 微软最新季度的折旧和摊销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1.3%跃升至16.8%,印证了资产折旧带来的财务压力 [18] - 以OpenAI为例,微软财报显示对其投资在一个季度内产生31亿美元亏损,按持股比例推算OpenAI当季亏损可能超过120亿美元,与其告知投资者的全年预期收入(130亿美元)相差无几 [20] - 历史上如铁路建设、运河泡沫等大规模建设潮表明,若经济逻辑走不通,扩大规模也无法使其变得合理 [20] 科技巨头股价表现与市值 - 自2023年12月29日至2025年10月31日,英伟达股价上涨308.91%,当前市值4.92万亿美元 [16] - 同期,谷歌股价上涨99.97%,当前市值3.4万亿美元;Meta股价上涨83.17%,当前市值1.63万亿美元;特斯拉股价上涨83.74%,当前市值1.43万亿美元 [16] - 亚马逊股价上涨60.73%,当前市值2.6万亿美元;苹果股价上涨40.43%,当前市值4.01万亿美元;微软股价上涨37.7%,当前市值3.85万亿美元 [16] 英伟达的全球业务拓展 - 英伟达CEO黄仁勋访问韩国,与三星、现代汽车等公司达成合作,将为韩国市场供应总计26万张GPU,若按GB200单机架价格估算,订单总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32] - 订单分配包括韩国政府部署超5万块GPU,三星、SK集团、现代汽车各建设包含超5万块GPU的AI工厂,以及NAVER Cloud额外扩展超6万个GPU [32][33] - 三星披露将与英伟达围绕HBM4进行共同研发,此举被市场解读为三星已提前锁定未来英伟达GPU的HBM4供应商关键席位 [34] OpenAI的发展规划与市场预期 - OpenAI首席执行官表示,公司上市是最有可能的道路,目标是在2026年9月前打造出“AI研究实习生”,2028年3月前研发出“全自动AI研究员” [36] - OpenAI已承诺建设超过30吉瓦算力的数据中心,相当于约1.4万亿美元的投资,将在未来数年内逐步落实 [36] 行业领袖观点与市场数据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不认为处于AI泡沫中,强调AI是重新定义整个计算栈的力量,预计新一代芯片发货量将达2000万颗,未来六个季度业务规模达5000亿美元 [37] - 高盛集团CEO警告,若美国经济增长未能提速,不断攀升的债务水平将给经济带来风险 [37] - 亚马逊最新财报显示其云服务部门(AWS)销售额同比增长20%至330亿美元,创2022年以来最大增幅,净利润同比增长39%至212亿美元 [39] - 韩国KOSPI指数今年迄今上涨71%,居全球首位,摩根大通将其未来12个月基准目标上调至5000点,意味着至少20%上涨空间,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股价分别上涨超90%和近三倍,是主要推动力 [41]
重要股东反对马斯克“万亿美元薪酬”;韩国KOSPI指数年内涨71%居全球首位 | 一周国际财经
每日经济新闻·2025-11-01 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