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水火相融”:尾部拱火与头部降温、资本炒作与瓶颈待破
在密集的量产消息下,固态电池似乎一夜之间从实验室走了出来,且即将被规模化应用。A股市场上,固态电池也成了资本眼中的"新宠"。但在不少业内 人士看来,固态电池要真正实现商业化,仍需时间与耐心。 被视为"锂电圣杯"的固态电池,又一次点燃了舆论的热情。自10月17日至25日的一周时间里,整车企业如奇瑞汽车、东风汽车,电池企业如国轩高科 (002074)、欣旺达(300207)、亿纬锂能(300014)、清陶能源、孚能科技、卫蓝新能源等,或发布新的固态电池,或宣布建设中试线,或明确量产及 商业化应用时间点。 在密集的量产消息下,固态电池似乎一夜之间从实验室走了出来,且即将被规模化应用。A股市场上,固态电池也成了资本眼中的"新宠"。 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固态电池要真正实现商业化,仍需时间与耐心。 吉曜通行高管、前威睿电池事业部总经理张天赐对经济观察报说:"从工程上讲没有这么快,有些信息有误导性,我个人还是谨慎态度,最近锂电大厂都 不提固态电池量产了,就是希望给行业降降温。" 一些企业更是宣布,其固态电池已经有了商业化的实质性突破。10月23日,孚能科技表示,计划于今年年底交付容量达60Ah的第一代硫化物全固态电 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