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贸关系与关税调整 - 特朗普宣布将对中国商品的关税再下调10%,这很可能针对2025年初加征的“芬太尼关税”,使税率恢复到其第二任期前的水平[3] - 此次关税下调的背景是中美经贸博弈,今年9月中国从美国进口大豆几乎为零,创下自2018年11月以来首次“断供”,导致美国大豆种植者损失了数十亿美元[3] - 在特朗普发表言论前,中粮集团从美国采购了18万吨新大豆,尽管与去年大宗采购的两千多万吨相差甚远,但被视为向美国释放善意的重要信号[3] - 美国国际贸易法庭已裁定特朗普以芬太尼为由加征关税属于越权行为,关税下调掩饰了美国谈判底气不足的现实,且美国未得到中方在稀土资源上的让步[22] 农产品贸易动态 - 中国暂停从美国采购大豆后,加强了与巴西和阿根廷的合作,这一举措让美国农业承受了巨大损失,并对美国经济造成压力[10] - 中国通过拓展替代市场成功应对了美国的关税施压,而美国农民的损失成为了特朗普谈判桌上的压力[24] 地缘政治与核心利益 - 此次中美高层会晤并未讨论台湾问题,表明美国在涉及中国核心利益时不敢冒然挑战中方立场[4] - 中国的强硬立场让美国意识到台湾问题的“红线”不可触碰,中国今年在台海举行了多次大规模军演并常态化进行舰机巡航[12] - 美国国防部的模拟推演显示,若台海发生冲突,美军在西太平洋的军事基地将面临严重威胁且难以取得快速胜利[12] - 台湾被解读为美国对中国施压的“棋子”而非其“核心利益”,当可能导致全面对抗时美国选择了放弃[14] 国际问题合作与战略博弈 - 中美就俄乌战争达成一致意见,双方认为当前战争局势已陷入僵持,将就停战问题展开合作[6] - 特朗普在会晤前批准韩国建造核潜艇,其威慑范围远超半岛,能够在中国东部沿海海域活动,直接威胁中国[16] - 特朗普还宣布重启核试验,指示五角大楼立即开始核武器测试,此举被解读为针对中俄[16] - 特朗普的举动体现了“先施压后谈判”的风格,但中方未在稀土等关键资源问题上做出实质性让步[18] 高层互动与未来关系 - 特朗普宣布将在明年4月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他重返白宫后首次明确提出的访华时间安排,标志着中美高层对话机制有望重新常态化[4] - 中美博弈已进入“实力对等”的新阶段,中国通过拓展替代市场和加大自主创新应对了美国的压力[24] - 未来中美关系将继续在“谈与打”的交替中前行,但主动权正越来越多地掌握在中方手中[25]
美国让步!中美会谈结束,特朗普抛4大消息,赖清德“倚美”梦碎
搜狐财经·2025-11-01 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