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政府“停摆”满月,4200万人或挨饿;吃炸鸡、喝啤酒,黄仁勋在韩国拿下100亿美元大单;史上最大IPO要来了 | 一周国际财经
每日经济新闻·2025-11-01 18:48

英伟达市值与AI行业投资 - 英伟达市值于10月29日首次突破5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达成此成就的公司,其市值从4万亿美元增至5万亿美元仅用113天,截至当日收盘市值为4.92万亿美元 [4][5][7] - 推动英伟达市值增长的核心因素是全球AI行业持续加大的资本支出,科技七巨头(Mag7)在最新财报季中均表示将继续大幅加码AI投入 [4][7] - 对冲基金Praetorian Capital创始人哈里斯·库珀曼指出,AI投资的财务逻辑存在问题,目前行业月收入仅略超10亿美元,而整个AI行业需要1万亿美元的收入才能实现收支平衡,按此计算收回当前计划支出需要约83年 [5][19] 科技巨头资本支出激增 - 科技七巨头的资本支出计划大幅上调,谷歌将2024年资本支出预期上调至910亿至930亿美元,高盛预计其2026年资本支出将达1220亿美元 [8] - 微软2025年第三季度资本支出达349亿美元,环比增长超过60%,创下历史最高单季支出纪录,并透露2026年支出将超过2025年 [8] - Meta将2025年资本支出指引上调至700亿至720亿美元,公司首席财务官表示2026年将有更多AI支出,增长主要来自基础设施成本 [8] 企业财务状况与融资转向 - 自2024年以来,Mag7的“资本支出/经营性净现金流”比率大幅上升,在最新财报季中该比率扩大至约66.86%,表明企业依靠自身经营活动产生的可动用资金正在变少 [9][13] - 为支撑AI数据中心建设,多家科技巨头开始寻求外部融资,Meta已聘请花旗和摩根士丹利准备进行一笔规模250亿美元的债券发售,此前还通过发行私募债券筹资270亿美元,收益率高达6.58% [13] - 英伟达、马斯克的xAI和甲骨文等公司也采用了类似融资安排,例如英伟达承诺在四年内向CoreWeave支付13亿美元以租回其购买的芯片 [14] AI投资回报与风险争议 - 对冲基金创始人库珀曼认为市场严重低估了实现AI投资回报所需的收入规模,若采用3至5年折旧周期计算,2025年约400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需要产生3200亿至4800亿美元的年收入才能持平 [17] - 现实数据印证了财务压力,微软最新季度的折旧和摊销费用占收入的比例从去年同期的11.3%跃升至16.8%,其对OpenAI的投资在一个季度产生31亿美元亏损,按持股比例推算OpenAI当季亏损可能超过120亿美元 [19][20] - 库珀曼将当前AI投资潮与历史上的铁路、运河泡沫和光纤建设潮类比,指出若经济逻辑走不通,扩大规模也无法使其合理 [20] 特斯拉股东大会与马斯克薪酬方案 - 特斯拉股东大会将于11月6日对三项关键提案投票,包括CEO马斯克价值高达1万亿美元的薪酬方案,若全部目标达成他将获得占特斯拉市值12%的股权 [25][27][29] - 重要股东加州公务员退休系统(CalPERS)计划投票反对该薪酬方案,认为其规模远高于同业标准且会进一步集中单一股东权力 [27] - 特斯拉董事会发出严厉警告,称若薪酬方案未获批准,马斯克可能会离职,摩根士丹利分析师警告方案被否可能引发股价立即下跌超过10% [28][29] 英伟达在韩国的战略合作 - 英伟达CEO黄仁勋在韩国与三星、现代高层会晤,官宣向韩国市场供应总计26万张GPU,订单主力为GB200芯片,按单机架价格估算总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32][34] - 合作分配包括韩国政府部署超5万块GPU用于国家AI计算中心,三星、SK集团和现代汽车将分别建设包含超5万块GPU的AI工厂(总计超15万块) [34][35] - 三星在官方新闻稿中披露将与英伟达围绕HBM4进行共同研发,此举被市场解读为三星已提前锁定未来英伟达GPU的HBM4供应商关键席位 [36] 全球市场与个股表现 - 韩国KOSPI指数今年迄今上涨71%,涨幅居全球首位,报收于4107.50点,摩根大通将其未来12个月目标上调至5000点,乐观情景下看6000点 [42][43] - 美股三大指数本周集体上涨,纳指累涨2.24%,标普500指数累涨0.71%,均连涨三周,亚马逊股价刷新历史纪录,本周累涨8.92% [40] - 美国银行数据显示,截至周三的一周,黄金基金流出75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纽约期金本周累计下跌2.75% [41] 高管观点与行业展望 - 英伟达CEO黄仁勋不认为处于AI泡沫中,强调AI是重新定义整个计算栈的力量,预计新一代芯片发货量将达2000万颗,未来六个季度业务规模达5000亿美元 [38] - OpenAI首席执行官表示上市是最可能路径,公司目标在2026年前打造出“AI研究实习生”,并承诺建设超过30吉瓦算力的数据中心,相当于约1.4万亿美元投资 [37] - 高盛集团CEO警告,若美国经济增长未能提速,不断攀升的债务水平将给经济带来“清算”风险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