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整体增长表现 - 前三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位居全国第6位,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个百分点 [1] - 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高于规上工业整体增速0.9个百分点,显示出实体经济的强劲韧性 [2] - 八大重点产业全部实现正增长,其中医药产业、电子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石油化工产业增加值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2] 产业结构与动能转换 - 制造业“智改数转”专项支持项目81个,涉及云平台企业4家、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25家,认定第二批省级示范工厂(车间)72个 [2] - 已拥有国家级绿色工厂71家、省级绿色工厂341家,形成国家、省、市三级联动的绿色制造体系培育机制 [3]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表现活跃,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0%,医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1% [6] 重点产业发展情况 - 汽车制造业保持稳定增长,8月份红旗新能源产品销量同比增长23.6%,1-8月红旗品牌累计销量同比增长9.3% [4] - 医药产业创新动能澎湃,长春金赛药业自主研发的1类生物创新药“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填补国内空白 [6] - 重大技术装备领域取得突破,CR450动车组样车跑出单列时速45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896公里的纪录 [5] 区域与企业表现 - 全省9个地区和梅河口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均实现正增长,吉林市以18.3%的增速领跑,延边州增长10.5%,长春市增长6.9% [4] - 龙头企业支撑作用显著,吉化公司加工原油同比增长24%,吉林化纤碳纤维产量同比增长66%,中车长客轨道客车产量同比增长24.6% [5] - 在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等新赛道,长光卫星实现卫星批量化生产,长光博翔无人机两款中大型无人机获得中国民航局特殊适航证 [7] 创新与项目进展 - 启动实施光电信息、遥感卫星、轨道客车等8个专项共22个课题,预期形成量子点红外芯片、新一代超大幅宽高分辨遥感卫星等重大产业创新成果 [7] - 电子制造业高端CMOS图像传感器生产线建成投产,OLED新型显示材料项目开工建设 [6] - 全国首列氢能文旅列车正式发布,推动氢能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绿色轨道交通的全新突破 [5]
“新”潮涌动积厚势 动能转换育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