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证监会主席吴清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发表署名文章,明确了“十五五”时期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六方面重点任务举措 [1] - 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旨在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促进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金融强国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 [2] - 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健全投资和融资相协调的资本市场功能,全面深化改革,需把握好践行资本市场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统筹投资与融资、用好改革开放、以市场稳定运行为保障等原则 [3] 重点任务举措:发展直接融资 - 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改革为抓手,积极发展多元股权融资,提升对实体企业的全链条、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4] - 进一步健全科技创新企业识别筛选、价格形成等制度机制,更精准有效支持优质企业发行上市,持续提升中介机构高标准专业化服务能力 [4] - 积极发展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健全多层次债券市场体系,大力发展科创债券、绿色债券等,稳步发展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和资产证券化,完善期货品种布局和产业服务功能 [4] 重点任务举措:培育高质量上市公司 - 更大力度推动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提升投资价值,持续深化并购重组市场改革,提升再融资机制灵活性、便利度,支持上市公司转型升级、做优做强 [4] - 研究完善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人才创新创造活力,督促引导上市公司强化回报投资者意识,更积极开展现金分红、回购注销 [4] - 巩固深化常态化退市机制,畅通多元退出渠道,健全进退有序、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 [4] 重点任务举措:营造“长钱长投”环境 - 积极创造条件构建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发展得好”的市场环境,推动建立健全对各类中长期资金的长周期考核机制,提高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 [5] - 扎实推进公募基金改革,推动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考核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落地,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推动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 [5][6] - 促进私募股权和创投基金“募投管退”循环畅通,加力培育壮大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和战略资本 [6] 重点任务举措:提升监管科学性有效性 - 加快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证券期货监管体系,完善对金融创新活动的监测监管和风险应对机制,加强战略性力量储备和稳市机制建设 [6] - 强化重点领域风险和跨市场跨行业跨境风险防范化解,持续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高效识别违法违规线索和风险隐患 [6] - 坚持依法监管、分类监管,严厉打击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市场操纵和内幕交易等恶性违法行为,维护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6] 重点任务举措:扩大高水平制度型开放 - 坚持以我为主、循序渐进,推动在岸与离岸市场协同发展,促进资本高效流动、要素合理配置和制度互学共鉴,提高资本市场国际竞争力 [7] - 支持企业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完善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稳慎拓展互联互通,提升外资和外资机构参与便利度 [7] -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交易所,培育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加快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巩固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7] 重点任务举措:营造良好市场生态 -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推动修订证券法、证券投资基金法,制定修订上市公司监督管理条例、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等行政法规 [7] - 推动健全特别代表人诉讼等投资者保护机制,强化投资者教育宣传,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7] - 加强资本市场高端智库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对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健全预期管理机制,加强宣传引导,形成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舆论氛围 [7]
六方面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
证券日报·2025-11-02 0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