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鑫存储:一个人的“芯途”,一座城的“心途”
钛媒体APP·2025-11-02 11:09

公司上市与市场地位 - 长鑫存储已完成IPO辅导,计划以超过1400亿元估值在A股上市,募资额达300亿元,有望成为A股“存储芯片第一股” [1] - 公司是中国大陆唯一能量产DRAM芯片的企业,其稀缺性在易被“卡脖子”的环境中放大,支撑了其高估值 [11] - 截至2024年,长鑫存储在全球DRAM市场中的产能占比达到13%,出货量和销售额分别占全球市场的6%和3.7% [11] 技术突破与研发进程 - 公司用九年时间实现了中国DRAM存储芯片从0到1的突破,打破了国外三巨头的市场技术垄断 [1] - 通过两腿走路策略解决技术难题:与德国奇梦达、美国Rambus合作掌握DRAM芯片46nm工艺;投入25亿美元研发资金将制造工艺从46nm提升到19nm [7] - 从80nm落后制程跃升至19nm先进制程,单位面积下晶体管数量增长17.8倍,单位面积存储密度提升近20倍 [7] - 专业机构测试表明,其19nm DRAM产品性能与三星等巨头15nm以下产品相当,为公司节省了至少十年研发时间 [8][9] 产能扩张与市场影响 - 公司上市后计划通过提高产能来带动中国半导体产业链整体发展 [1] - 预测到2025年底,长鑫产能将达30万片/月,有望将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15% [11] - 公司的崛起使DRAM市场格局从三巨头变为“三星、海力士、美光、长鑫”四巨头 [11] - 其客户包括小米、OPPO、传音、vivo等消费电子头部企业,并在服务器、物联网等新领域高速增长 [10] 政企合作与产业带动 - 长鑫存储一期建设投入180亿元,合肥市政府出资3/4,兆易创新出资1/4 [5] - 合作预期为合肥长鑫集成电路制造基地全部建成后,可形成产值超2000亿元,集聚上下游龙头企业超200家,吸引各类人才超20万人 [5] - 截至2023年底,合肥市已集聚集成电路企业458家,从业人员达3.2万人,2023年全年实现产业链营收448亿元 [15] - 公司与合肥市政府的合作被视为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地方政府远见卓识的结合,共同改写了产业格局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