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线观察|上市公司数量四年增加一半,这个城市产业升级有哪些密码?
第一财经·2025-11-02 14:01

文章核心观点 - 东莞制造业正经历从传统代工模式向高新技术领域与自主品牌转型的产业升级过程 [1] - 产业升级由企业研发投入增加、自主品牌建设及政策支持等多重动力驱动 [6][8][10] - 转型成效体现在上市公司数量市值增长、新动能产业快速发展及企业具体案例中 [1][3][5] 东莞产业升级总体态势 - 东莞前三季度生产总值达9318.93亿元,同比增长4.5% [1]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增8.4%,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增8.2%,化工制造业增11.6% [2] - 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6.8%和8.6%,高于总体平均水平 [3] 企业转型与资本化进程 - 截至2025年6月,东莞A股上市公司总数达63家,较四年前增加近20家,总市值突破4971亿元 [1][5] - 2025年上半年,东莞64家上市公司研发费用投入合计37.1亿元,较2023年上半年增长超30% [8] - 27家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5000万元,占全部本土上市公司近半 [1][8] 研发投入与技术突破 - 工业机器人公司拓斯达2022至2024年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6%上升至3.8%,并发布首款落地应用的轮式人形机器人 [8][3] - 生益科技和生益电子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分别为6.42亿元和1.94亿元,同比增长36.49%和67.51% [8] 自主品牌建设案例 - 潮玩产业2022年涉及规上企业87家,年产值过1亿元企业27家,工业产值达166.57亿元 [2] - 微石科技从金属加工厂转型,自有品牌产品出口至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比例达35% [9] - 哈一代玩具为27个国内外大型赛事打造吉祥物,并推出新IP,代工模式已超越传统“来样加工” [3][9] 政策支持与市场环境 - 东莞市政府发布《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将产业集群培育视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关键 [10] - 自2022年起,东莞连续三年以市政府“一号文”形式高位部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任务 [10] - 大湾区制造业具备产品迭代快特点,需主动适应年轻化、个性化消费趋势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