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航天强国,战略提升!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2025-11-02 16:12

政策定位提升 - 四中全会公报首次将“航天强国”与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等并列表述,标志着航天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核心[2][3] - “十五五”规划建议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章节下指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行业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升[5] - 政策支持力度显著升级,产业资源、财政资源将向航空航天领域倾斜,为行业奠定长期景气趋势[3] 投资逻辑转变 - 航空航天板块投资逻辑从传统军工驱动向政策、技术、市场等多维度驱动转型,从短期主题投资转为长期产业趋势投资[3] - 板块由过去主题驱动向多轮驱动转化,走向基本面为主导的投资行业[2][8] - 资本市场对于航天板块特别是卫星通信的关注度大幅提升,因卫星通信是6G发展的技术底座和必经之路[3] 行业基本面与估值 - 当前航天产业公司基本面较好,相关公司毛利率和成长性较高[7] - 卫星板块绝对静态估值水平不低,但隐含了相关公司较高的技术壁垒和稀缺性,未来竞争格局较好[7] - 行业估值处在历史中枢附近,前期股价涨幅相对有限,具备性价比优势[7] - 过去三年行业整体收入和利润下滑,行业毛利率稳健,ROE和现金流承压,当前处于业绩修复期,头部企业业绩改善较为明显[8] 商业化进展与业绩兑现 - 在政策战略性定位下,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有望得到更多实质性支持,商业化将迎来提速,行业景气和业绩有望逐步兑现[8] - 商业航天是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的核心赛道,低轨卫星组网加速与发射成本下降将推动卫星制造领域未来五年的订单密集落地[11] - C919进入规模化交付周期,国产替代加速,带动上游材料、核心零部件的业绩增长[11] 产业链发展顺序 - 业绩兑现顺序可能是先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基础设施,然后是航空材料、飞行器制造等产品环节,最后是商业化应用等领域[10] - 从五年的时间维度看,卫星相关领域会较早迎来量的提升,卫星制造是我国卫星互联网本阶段的发展核心[10][12] - 时间顺序上上游元器件和材料企业有望率先复苏,再到中游制造环节放量和下游应用市场[11] - 火箭运力是卫星组网进度的瓶颈环节,有望成为未来增速最快、确定性最高的细分领域之一[12] 投资布局建议 - 航空航天产业链条长,覆盖面广,公开信息相对较少,选股难度较高,建议采用定投或布局航天ETF的方式参与投资[14] - 相关的ETF采用被动投资、按指数成份进行配置,选取能代表产业发展核心方向的一篮子股票进行配置[14] - 当前是布局航空航天产业长期趋势行情的窗口期,产业远期发展空间巨大,短期估值和股价位置不高,具备上涨弹性[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