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边是机器人,一边是人类!辩论大赛上演

赛事概况 - 首届中国(国际)机器人辩论大赛复赛于11月2日在北京亦庄举行,共有来自学校和企业的10支队伍参赛 [1] - 比赛形式为机器人与人类辩手围绕特定辩题进行对抗,例如“企业使用 AI 对员工进行工作效率的监控是否合理” [1] - 决赛计划于11月9日举行,四支队伍的机器人将角逐冠军 [9] 机器人技术表现 - 湖北大学机器人“思睿”基于阿里千问大模型,通过一千多场辩论赛数据集的训练提升能力 [3] - 机器人展现了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反应能力,例如在总结陈述中能理清争议焦点并进行价值升华 [1][5] - 机器人不会受情绪压力或比赛进程影响,在结辩环节能找回节奏,逻辑拆解能力接近人类辩手 [5] - 当前技术存在语音识别不完整、自由辩论环节回应偏差、语言程序紊乱及打断对手发言等问题 [3][7] 技术应用与产业意义 - 比赛旨在检验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融入人文社会科学场景,是硅基与碳基思维方式的对抗 [9] - 通过语料训练,使机器人能针对对方观点进行量化数据和事实案例的回应,增强说服力 [7] - 此类赛事能锻炼机器人的语言交互能力,提升其对人类语境、情绪、意图的理解,有利于在智能家居、养老陪伴等场景的应用 [7] - 北京经开区将围绕酒店服务、医疗康养等领域开展系列赛事,以加速机器人应用场景落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