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新型举国体制 - 采取超常规措施全链条推动集成电路、工业母机、高端仪器、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生物制造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决定性突破 [2][3] 加强原始创新 - 加强基础研究战略性、前瞻性、体系化布局,提高基础研究投入比重,加大长期稳定支持 [5][6] - 强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原始创新导向,优化有利于原创性、颠覆性创新的环境,产出更多标志性原创成果 [6] 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 - 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布局建设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和产业科技创新高地,强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策源功能 [8] - 加快重大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应用,布局建设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加大应用场景建设和开放力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 [8] 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 - 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 [10][11] 建立健全协调机制 - 建立健全一体推进的协调机制,强化规划衔接、政策协同、资源统筹、评价联动,促进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 [13]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 培养造就更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等各类人才 [15] - 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评价导向,深化项目评审、机构评估、人才评价、收入分配改革,畅通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人才交流通道 [15] 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 - 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17][18] 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 加快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创新,突破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强化算力、算法、数据等高效供给 [20] - 以人工智能引领科研范式变革,加强人工智能同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相结合,抢占人工智能产业应用制高点 [20]
热词里的“十五五”丨解锁核心科技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密码”--经济·科技--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