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603000)
搜索文档
人民网评:在风雨洗礼中成长、在历经考验中壮大
中国经济网· 2025-01-04 19:44
文章核心观点 2024年中国各产业发展良好,经济在风雨中成长壮大,2025年虽有挑战但可通过积极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 [1][2] 2024年行业发展成果 - 集成电路、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突飞猛进,新质生产力“动能足” [1] - 太空探索、量子通信、强磁场水冷磁体技术等科技创新“势头好” [1] - 稳居世界最大汽车出口国,集成电路出口破万亿元,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表现突出,新发展格局“活力畅” [1] - 新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5.6万个,存量房贷利率批量下调惠及数千万家庭,民生领域“暖意浓” [1] 2025年发展展望 - 2025年有挑战但困难和挑战是相对、阶段性的,可通过积极作为将阻碍化为发展助力 [2] - 要坚持干字当头,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汇聚全社会力量推动发展 [2]
人民网评:“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
中国经济网· 2025-01-01 11:24
经济发展与规划 -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即将顺利完成 [1][3]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2][4] 科技创新与突破 - 2024年,神舟十八号、十九号载人飞船相继出征太空,嫦娥六号任务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破浪出征,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破1000万辆 [1][3] - 四川舰出坞、CR450动车组样车发布、天山胜利隧道贯通,国之重器"组团"上新,超级工程集中亮相,标注我国自主创新全面实现突破 [2][4] 民生保障与改革 - 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提到,对就业增收、'一老一小'、教育医疗等问题一直挂念,民生保障扎实有力 [1][3] -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4] 中国式现代化 -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需要保持战略定力,汇聚奋斗合力 [2][4] -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2][4]
52个月艰苦奋战,20分钟穿越天山(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重大工程巡礼) --经济·科技--人民网
中国经济网· 2024-12-31 14:01
工程概况 - 天山胜利隧道是世界最长高速公路隧道,由中国交建承建,穿越天山的时间从3小时缩短至约20分钟 [1] - 隧道横穿天山中部,是国内高速公路中典型的高寒、高海拔、高地应力特长隧道 [2] - 隧道全长22.13公里,采用"三洞+四竖井"施工法,有效施工工期从72个月缩短至52个月 [4][6] 施工挑战与技术创新 - 隧道穿越16个地质断裂带,其中12个在进口端,最大地应力值达22兆帕,施工环境复杂 [3] - 使用"天山号"和"胜利号"硬岩掘进机,最快掘进速度达每天20到30米,是人工挖掘速度的5倍以上 [5] - 创新采用"主洞+中导洞"开挖方案,硬岩掘进机担当"开路先锋",实现"长隧短打" [10] - 首次在国内高速公路隧道建设中应用硬岩掘进机,并采用全球首创的新型压注式工法 [10] 施工管理与安全保障 - 施工高峰期出口端有7个作业面同步作业,每天进出人员超过1200人,车辆往返六七百车次 [11] - 采用智能交通调度系统、车辆定位系统和电子门禁系统,确保施工安全高效 [11] - 精测队每半年开展一次联测工作,确保隧道掘进方向不跑偏 [11] 通风与竖井施工 - 采用三洞巷道式长距离施工通风法,将风机配置功率从8700千瓦降低至2400千瓦,实现节能减排 [12] - 4对通风竖井在运营阶段发挥"烟囱效应",其中2号竖井深度超过700米,是世界最深高速公路竖井 [12] - 设计制造全球首个高寒高海拔超大超深竖井装备"首创号",用于竖井施工 [13] 建设团队与成就 - 自2020年开工建设以来,数千名建设者奋战在天山腹地,完成我国高速公路隧道建设的又一创举 [2] - 建设团队克服了泥浆喷涌、岩爆、涌水等复杂地质条件,成功穿越F6博阿断裂带 [3][8] - 隧道贯通标志着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重大进展,为区域发展和群众出行提供了便利 [1][4]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丨他为澳门拍下一本25年的“经济相册”--大湾区频道--人民网
中国经济网· 2024-12-20 14:35
澳门商业变迁 - 华裳服装店由梁庆焕夫妇于1960年创立,曾引领澳门时尚潮流,2015年转手后转型为饮料品牌展示空间 [2][6] - 耀记服装自1965年由梁耀夫妇经营,最初贩售百货和生活用品,后转型专营校服和服装,80年代引入新技术成创新潮流 [7] - 关前正街某店铺2015年结业后经几次转手,现作为英记饼家门店,是澳门商业变迁见证和文化创新象征 [3] 澳门经济社会发展 - 澳门经济社会繁荣稳定、多元融合,陈显耀记录展示其特色“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新气象等 [4][5] - 澳门变化体现周边商铺更新及横琴迅速崛起,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使两地城貌巨变 [8] - 横琴是粤澳合作重要区域,地区发展加速使更多澳门人去大湾区工作和生活 [9]
人民网评:迎难而上坚持干字当头
中国经济网· 2024-12-17 17:14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经济工作绘好路线图,坚持实干落实决策部署,中国经济将向前发展,需落实好宏观政策、抓住重点任务,干部要勇于担当,中国经济能克服困难前进 [2][3][18] 宏观政策落实 - 落实宏观政策要方向、力度、节奏精准适度,理解“更加积极有为”要义,加强政策协同,处理好重要关系确保落地见效 [4][5] - 经济工作要注重目标引领,强化多目标统筹,促进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实现增长、就业、物价优化组合 [7] - 政策时机力度影响社会预期,今年9月中央部署增量政策有积极效果,明年要把握政策取向,讲求时机力度 [8] - 要注重各类政策和改革开放举措协调配合,放大政策效应 [9] 重点任务把握 - 抓住重点任务,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责任状,从实际出发吃透主旨要义,出实招稳推进 [11][12] - 针对需求不足提振内需,针对发展障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针对产业瓶颈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针对企业诉求加强政策支持和优化监管服务,针对风险隐患推进风险处置 [12] 干部担当作为 - 面对复杂形势,经济工作需要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以作风取信于民,以实绩提升社会预期 [15] - 自觉用党中央判断统一思想行动,把握大势坚定信心,正视困难保持清醒,抓住发展主动权和机遇期 [16]
人民网评:共绘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中国经济网· 2024-11-10 10:46
乡村建设进展 - 自2022年全国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以来,乡村焕新颜,农民笑颜开,广袤乡村展现欣欣向荣的新气象 [1] - 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在75%左右,九成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逐步提升 [2] - 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到60%,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差异不断缩小 [2] 公共服务提升 - 要稳步提升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完善村内适老化设施,加强互助养老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改造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场所 [1] - 通过构建更加完善、更加公平的公共服务体系,既能满足乡亲们的现实需求,也能进一步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1] 乡村环境改善 - 昔日农村脏乱差现象已得到根本性改观,取而代之的是整洁有序、风景如画的村容村貌 [2] - 这一变革切实提升了村民的生活质量,激发了乡村的内在活力与潜力,促进了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动力 [2] 存在问题 - 厕所改造质量参差不齐,有的地区甚出现"改而未用"的现象 [3] - 生活垃圾处理不彻底,污水治理设施运维不善 [3] - 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哪里养老?资金来源如何解决? [3] 建设原则 - 在乡村建设中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集中力量办成一批农民可感可及的实事 [3] - 真正让农民群众享受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实惠和福祉 [3]
人民网(603000) - 2024 Q3 - 季度财报
2024-10-30 16:53
营收情况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426,796,960.06元,同比下降1.60%;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76,643,540.83元,同比下降0.71%[2]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11.77亿元,2023年同期为11.85亿元[17] 利润情况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176,837.11元,同比增长49.74%;年初至报告期末为56,159,572.20元,同比下降42.28%[2] - 本报告期基本每股收益0.04元/股,同比增长33.33%;年初至报告期末为0.05元/股,同比下降44.44%[2] - 本报告期非经常性损益合计-46,590.63元;年初至报告期末为441,291.90元[5]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主要因下属子公司经营业绩上升[6]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下降主要因上年公司转让联营公司股权[6]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成本为11.36亿元,2023年同期为11.46亿元[17] - 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利润为7081.35万元,2023年同期为1.06亿元[17] - 2024年前三季度利润总额为7192.80万元,2023年同期为1.07亿元[17] - 2024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0,696,568.92元,2023年同期为93,455,100.72元[18] - 2024年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6,159,572.20元,2023年同期为97,296,974.97元[18] - 2024年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为0.05元/股,2023年同期为0.09元/股[18] 资产情况 - 本报告期末总资产5,108,068,793.09元,较上年度末下降6.5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3,594,027,731.04元,较上年度末下降3.59%[3] - 2024年9月30日货币资金为1,115,113,633.54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79,191,605.41元[13] - 2024年9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330,000,00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30,155,000.00元[13] - 2024年9月30日应收账款为463,487,495.58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6,734,039.88元[13] - 2024年9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3,340,050,307.87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95,096,255.27元[13] - 2024年9月30日债权投资为497,766,158.58元,2023年12月31日为533,320,743.03元[13] - 2024年9月30日长期股权投资为128,433,380.94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0,476,601.12元[1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合计17.68亿元,2023年为13.72亿元[14] - 2024年资产总计51.08亿元,2023年为54.67亿元[14] 负债情况 - 2024年流动负债合计10.93亿元,2023年为13.05亿元[14] - 2024年非流动负债合计1.65亿元,2023年为1.40亿元[15] - 2024年负债合计12.58亿元,2023年为14.45亿元[15] 所有者权益情况 - 2024年所有者权益合计38.50亿元,2023年为40.22亿元[15] 现金流量情况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年初至报告期末为-113,436,324.57元,主要因公司经营回款同比下降[2][6]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1,314,797,130.74元,2023年同期为1,390,973,684.38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1,428,233,455.31元,2023年同期为1,442,213,604.72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113,436,324.57元,2023年同期为 -51,239,920.34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3,711,607,526.65元,2023年同期为4,820,969,503.59元[19]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4,176,158,118.91元,2023年同期为5,306,089,576.27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64,550,592.26元,2023年同期为 -485,120,072.68元[20] - 2024年前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 -865,780,131.43元,2023年同期为 -865,514,235.06元[20] 股东情况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138,095[7] - 人民日报社持股535,540,064股,持股比例48.43%,为控股股东[8] - 《环球时报》社有限公司持股89,785,957股,持股比例8.12%,是人民日报社下属企业[8]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持股3,123,072股,比例0.28%,期末持股10,134,372股,比例0.92%[11]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证500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投资基金期初转融通出借股份831,000股,比例0.08%,期末为0[11]
超30万手封涨停!人民网AI产品有新进展,跨模态大模型“白泽”完成备案
证券时报网· 2024-10-22 15:17
文章核心观点 - 人民网是由人民日报社控股的上市公司,聚焦内容主业,加强原创内容建设,打造内容风控、内容运营、内容聚合分发等新型业务,不断巩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龙头"地位[1] - 人民网高度重视前沿科技对公司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管理,强化技术领域前瞻性布局,逐步构建了包含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场景应用三个层次的内容科技体系[1] - 人民网承建的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2022年5月通过科技部评审、选拔,成为首批建设的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标志着人民网已经成为内容科技领军企业[1] - 人民网主流价值语料库作为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参展内容,首批入选2024"融媒有技"优秀案例[1] - 人民网打造运营首个"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推出首台AI晚会,在AI领域早已深入布局[1] - 人民中科(PeopleAI)由人民网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共同发起设立,主要从事跨模态可信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其跨模态大模型"白泽"完成北京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2] 行业发展 - 近两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语言模型的应用成为诸多媒体人热议的话题,媒体行业正迎来一个人机协作新阶段,在新闻信息采集、生产和分发的全链条中,人工智能(AI)参与度越来越高[1] - 截至10月21日,北京市已完成94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2] 公司发展 - 人民网聚焦内容主业,加强原创内容建设,打造内容风控、内容运营、内容聚合分发等新型业务,不断巩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龙头"地位[1] - 人民网高度重视前沿科技对公司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科技管理,强化技术领域前瞻性布局,逐步构建了包含基础研究、技术支撑、场景应用三个层次的内容科技体系[1] - 人民网承建的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成为首批建设的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标志着人民网已经成为内容科技领军企业[1] - 人民网主流价值语料库作为人民日报社传播内容认知全国重点实验室参展内容,首批入选2024"融媒有技"优秀案例[1] - 人民网打造运营首个"梦幻灵境"AI展演中心,推出首台AI晚会,在AI领域早已深入布局[1] - 人民中科(PeopleAI)由人民网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共同发起设立,主要从事跨模态可信人工智能的研发和应用,其跨模态大模型"白泽"完成北京市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2]
人民网(603000) - 2024 Q2 - 季度财报
2024-08-30 18:53
财务数据概述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749,846,580.77元,上年同期751,376,841.01元,同比减少0.20%[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982,735.09元,上年同期70,466,539.43元,同比减少77.32%[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494,852.56元,上年同期24,203,376.73元,同比减少35.98%[16]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4,389,322.22元,上年同期-140,248,579.76元[1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54,263,898.46元,上年度末3,727,836,754.62元,同比减少4.66%[16] - 总资产5,262,455,504.60元,上年度末5,467,227,211.64元,同比减少3.75%[16] - 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上年同期0.06元/股,同比减少83.33%[17] - 稀释每股收益0.01元/股,上年同期0.06元/股,同比减少83.33%[17]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上年同期0.02元/股,同比减少50.00%[17]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45%,上年同期1.95%,减少1.50个百分点[1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984.66万元,净利润1,598.27万元[26] - 报告期内营业收入749,846,580.77元,同比下降0.20%;营业成本419,886,306.72元,同比下降0.19%;销售费用148,126,390.46元,同比下降5.91%;管理费用114,166,521.48元,同比增长1.74%;研发费用51,912,183.10元,同比增长21.09%[33] - 2024年6月30日货币资金为1,108,738,911.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1,979,191,605.41元[91] - 2024年6月30日交易性金融资产为1,630,000,000.00元,2023年12月31日为1,230,155,000.00元[9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票据为9,213,303.60元,2023年12月31日为3,230,714.52元[91]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账款为412,742,619.31元,2023年12月31日为436,734,039.88元[91]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为71,606,966.72元,2023年12月31日为64,202,654.41元[91]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收款为30,068,402.44元,2023年12月31日为33,031,117.98元[91] - 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221,718,914.56元,2023年12月31日为221,466,516.53元[91]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为3,573,098,116.38元,2023年12月31日为4,095,096,255.27元[91]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52.6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54.67亿元有所下降[9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负债合计14.30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45亿元略有下降[93] - 2024年6月30日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8.3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40.22亿元有所减少[93] - 母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合计27.79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32.06亿元减少[94] - 母公司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合计20.12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7.85亿元增加[9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付职工薪酬为6790.66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2.38亿元大幅减少[92]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其他应付款为2.61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8041.89万元大幅增加[92] - 母公司2024年6月30日应付账款为3874.87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21.83万元减少[95] - 母公司2024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4468.25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7760.64万元减少[95] - 2024年6月30日公司合同负债为6.04亿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6.48亿元略有减少[92]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7.4984658077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7.5137684101亿元[97]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总成本7.3787736810亿元,2023年上半年为7.3878525647亿元[97]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5191.218310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4287.190743万元[98]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1951.222038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6985.081923万元[98]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1372.374093万元,2023年上半年为6435.389928万元[98] - 2024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0.01元/股,2023年上半年为0.06元/股[99] - 2024年上半年稀释每股收益0.01元/股,2023年上半年为0.06元/股[99] - 2024年非流动负债合计9244.959674万元,2023年为1.1286491955亿元[96] - 2024年负债合计14.8789918665亿元,2023年为15.3147117826亿元[96] - 2024年所有者权益合计33.0313832203亿元,2023年为34.5899480519亿元[96] - 2024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5亿元,较2023年同期4.13亿元略有下降[100] - 2024年上半年营业利润2802.29万元,较2023年同期1.33亿元大幅减少[100] - 2024年上半年净利润3147.11万元,2023年同期为1.34亿元[101]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74亿元,2023年同期为-1.40亿元[10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16亿元,2023年同期为-6.12亿元[105]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818.61万元,2023年同期为-1.33亿元[105] - 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2615.78万元,较2023年同期1595.76万元有所增加[100]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7.86亿元,较2023年同期8.18亿元有所减少[104] - 2024年上半年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20.80亿元,较2023年同期34.28亿元大幅减少[104] - 2024年上半年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11.08亿元,较2023年同期13.18亿元有所减少[105]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543,593,874.61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07,654,362.50元有所下降;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655,897,302.70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08,951,293.64元有所上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12,303,428.09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1,296,931.14元亏损扩大[107]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2,070,053,766.58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477,682,921.66元有所下降;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2,706,591,085.42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4,078,287,008.86元有所下降;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36,537,318.84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00,604,087.20元亏损扩大[107] - 2024年上半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48,090,449.17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47,476,740.05元有所上升;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8,090,449.17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47,476,740.05元亏损扩大[107] - 2024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96,882,113.74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649,080,451.94元亏损扩大;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601,815,363.03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730,509,207.57元有所下降[107] - 2024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为-2,693,802.79元,较期初的-22,386,989.06元亏损减少[108] - 2024年上半年未分配利润为1,333,882,423.45元,较期初的1,504,761,476.82元有所下降[108][110]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831,989,535.16元,较期初的4,021,851,385.48元有所下降[108][110] - 2024年上半年少数股东权益为277,725,636.70元,较期初的294,014,630.86元有所下降[108][110]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1,029,938.14元[108] - 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200,891,788.46元[10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7.54亿元,较期初减少1.75亿元[111][113]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6516.73万元,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综合收益增加81.34万元[111] - 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投入普通股26.25万元[112] - 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中提取盈余公积和对股东分配金额均为2.41亿元[112] - 母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有者权益合计期末余额为33.03亿元,较期初减少1.56亿元[114] - 母公司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3100.53万元,其中其他综合收益减少46.58万元[114] - 母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润分配中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金额为1.87亿元[114] - 公司上年期末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1.06亿元,本年期初和期末保持不变[111][113][114] - 公司上年期末资本公积为8.35亿元,本年期初和期末保持不变[111][113] - 母公司上年期末资本公积为6.94亿元,本年期初和期末保持不变[114] - 2024年半年度实收资本(或股本)为1,105,691,056.00元,资本公积为694,157,547.44元,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59,468,569.63元[115][116] - 2024年半年度其他综合收益较上年期末减少127,865.64元,未分配利润减少46,439,715.78元,所有者权益合计减少46,567,581.42元[115] - 2024年半年度综合收益总额为133,660,060.70元,利润分配为-180,227,642.12元[115] 非经常性损益 -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为-75,565.64元[19] -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特定除外)为6,809,656.45元[19] - 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相关损益为-5,967,807.22元[19] - 单独进行减值测试的应收款项减值准备转回为687,735.88元[19] - 债务重组损益为300,000.00元[19] -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为399,887.65元[1
人民网(603000) - 2024 Q2 - 季度业绩预告
2024-07-09 18:31
业绩预告 - 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0万元到2,000万元,同比减少85.81%到71.62%[2] - 公司预计2024年半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36万元到2,036万元,同比减少57.20%到15.88%[2] - 上年同期公司实现利润总额7,162.9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46.65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420.34万元[5] - 上年同期公司每股收益为0.06元[5] - 本次业绩预告数据未经注册会计师审计[4][7] - 公司未发现可能影响本次业绩预告内容准确性的重大不确定因素[7] - 最终财务数据以公司正式披露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为准[8] 业绩下降原因 - 本期业绩预减主要是由于上年同期公司实现投资收益3,712万元,而本期无此项收益[6] - 本期公司研发费用有所增加,导致主营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6] - 公司所持有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同比下降及合营联营单位亏损扩大导致公司净利润下降[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