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季节性特征 - 历史季度行情显示4-10月为“炒现实”阶段,市场定价当期基本面,11月至次年3月为“炒预期”阶段,资金提前布局低位、低估且盈利有回升预期的板块[1] - 每年11月市场涨跌与基本面相关性最弱,甚至呈现负相关,当年三季度净利润增速难以作为市场涨跌有效参考指标,多数年份呈现负相关性[1] - 11月市场风格偏向小盘、成长占优,价值、稳定落后,呈现炒小、炒题材的特征[1] 年末行情驱动逻辑 - 随着10月三季报披露结束,市场基本定价完当年景气后,将进入数据空窗期,视角切换至来年,基于景气预期进行估值调整,引发年末估值重构行情[1][4] - 年末行情本质是市场积极寻找未来景气线索,基于来年景气预期对行业重新定价,“高低”取决于股价与景气预期匹配度而非股价位置[2][4] - 三季报披露后市场进入数月业绩真空期,缺乏基本面数据验证,股价表现与短期业绩相关性降低,资金更倾向于围绕强想象空间主题布局[5] 科技与高端制造板块展望 - 以科技和高端制造为代表的新动能景气优势持续释放,产业趋势加持下仍将是明年景气挖掘重点领域[2][4] - 科技成长仍有望维持高景气度,但部分高位板块筹码拥挤可能促使成长板块内部扩散与轮动[5] - 主动偏股型基金对TMT行业配置比例接近40%,已超过2015年四季度32%的历史高点,若剔除市值波动影响,超配比例可能远高于历史水平[5] 市场结构再均衡趋势 - 今年年末风格可能以科技成长为主的同时,相比三季度更加均衡,顺周期方向中亮点逐渐增多,明年随稳增长政策发力和内需修复,更多方向边际改善趋势有望确认[3][4] - 随着季报披露,原有高景气出现松动,更多领域景气度恢复正在出现,成为市场继续再均衡的基石[3][6] - 随着GDP增长大于企业盈利增长的不等式被扭转,AI以外还有更多选择,市场机会与风险并存[6] 主题投资与板块机会 - 市场重心将转向来年业绩预期和产业趋势,交易回到主题活跃阶段,聚焦“十五五”相关主题投资,如AI应用、机器人、储能、国产替代、新材料等[5] - 关注行业包括有色、AI应用/软件、电源、储能、工程机械等,主题包括可控核聚变、深海经济、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等[5] - 实物资产板块如上游资源(铜、铝、锂、油)受益于国内反内卷带来的经营状况改善及海外降息后制造业活动修复,资本品(工程机械、重卡、锂电、风电设备、光伏)及国防军工也是重点方向[6]
A股分析师前瞻:历史上的11月风格更偏向炒小、炒题材?
 选股宝·2025-11-02 2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