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基金“盲盒”,基民利好来了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基金业协 会同步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 见。 此前,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系统性作用被忽视,风格漂移、押赛道、抱团、追逐短期排名等问题屡 见不鲜。在多家业内机构看来,这份基础性制度安排从制度设计、内控管理、外部监督等全链条发力, 为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划定了"业绩标尺"。并且,增强业绩比较基准的明确性和清晰度,有助于引 导投资者形成合理收益预期并做出理性投资决策。 强化业绩比较基准作用 此次《指引》《操作细则》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重点展开。 一是突出业绩比较基准的表征作用。《指引》明确,基准应充分体现产品定位和投资风格,符合基金合 同关于投资目标、投资范围等约定;管理人根据业绩比较基准任命具备相关投资研究经验的基金经理, 且基准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化。《操作细则》进一步要求,管理人应确保业绩比较基准能够体现基金产 品主要的投资目标、投资范围、投资策略,业绩比较基准要素的设置应当与可投资的主要资产类型相匹 配等。 二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