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键点位后如何应对|每周研选
上海证券报·2025-11-03 00:01

市场整体环境与驱动因素 - 10月末市场因“十五五”规划建议审议通过、外部因素扰动暂缓和景气行业三季报披露三大利好集中兑现而完成新一轮上冲,沪指一度突破4000点,再创十年新高 [1] - 当前4000点的指数成色明显优于2015年同期,且估值水平显著低于当时 [3] - 国内“十五五”规划建议强调高质量发展与科技自立自强,后续宏观政策有望持续加力,为市场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并注入稳定长期预期 [14] - 外部环境改善,市场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担忧有所缓解,叠加上市公司三季报展现出基本面韧性 [14][15] - 9月至10月的震荡期基本结束,在政策和流动性改善影响下,11月至12月指数大概率进入上涨阶段 [17] 市场风格与阶段特征 - 11月市场往往呈现主题投资相对活跃,业绩和景气度的指引作用阶段性减弱的特点,股价表现与短期业绩的相关性显著降低 [7] - 11月当期基本面对A股的影响开始弱化,市场涨跌与基本面相关性最弱,甚至呈负相关性,呈现“反基本面”和“远期博弈”特征 [8][9] - 11月至12月上旬是活跃资金明显参与的月份,成长主题通常表现活跃,市场有望进入主题交易、成长内部扩散的窗口期 [21][22] - 短期来看,11月处于政策与业绩空窗期,市场轮动速度或将加快 [14] - 年末市场风格预计仍将以科技成长为主,但相比三季度将更为均衡 [5] 机构投资策略与布局方向 - 建议投资者围绕传统制造业的提质升级、中企出海、端侧AI三个方向继续布局,短期可关注三季报后出现的阶段性超跌反弹线索 [3] - 布局年末行情有两条思路:一方面科技成长仍是后续重点关注方向;另一方面对于低位顺周期板块,重点关注受益于供给侧出清和需求侧结构性变化的方向 [5] - AI仍为中期产业景气主线,但部分算力方向因估值较高可能经历震荡消化,成长板块内部有望轮动演绎,市场将着眼布局明年景气有望上升的新方向或成长类主题 [7] - 配置上不建议风格之间频繁切换,可初步布局一些低位、低估值且盈利有回升预期的板块,如端侧应用(消费电子等) [9] - 下一轮有效反弹行情仍将由科技成长引领,短期建议从需求周期性改善中挖掘投资机会,如储能板块,长期关注海外算力、机器人产业等科技方向 [11][12] - 后续看好三条投资主线:全球地缘政治因素扰动下的黄金、稀土与有色金属、电力与核电设备等;AI浪潮下的机器人、互联网龙头、端侧AI等;“反内卷”政策强化背景下的电力设备、多晶硅、光伏、钨、镁等领域 [16] - 风格切换可能会越来越强,建议关注低位价值板块,银行股有望受益于风格切换而出现反弹,非银金融板块弹性预计增强,成长板块中可关注估值处于相对低位的电力设备、AI应用端 [18] - 科技投资需要缩圈,沿“自主可控”思路配置并抓住业绩确定性,可关注电池、电网、液冷、机器人、游戏、互联网、半导体、AI应用等方向,同时留意金融科技 [20] - 未来一个月内可重点关注算力、软件、AI应用、机器人等概念演绎的机会,岁末年初市场可能出现阶段性风格切换,12月到1月中证红利、白电、银行方向胜率提升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