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价、流量与大主播 当“双11”没了老三样
北京商报·2025-11-03 00:01
平台"二选一"、全网"最低价"高过平时、大主播联合品牌清库存……即便这些话题依然能够登上热搜, 但"双11"的存在感早已大打折扣。 今年平台大幅简化了玩法,拉长了战线。几乎所有平台策略高度一致,即回归简单降价,取消复杂凑单 规则。大家都希望用更长的时间争取更多的订单,期待在优势领域巩固基本盘,在细分领域抢占先机。 消费者对大促早已祛魅,平台、品牌与用户的三角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大家不得不建立自己的优势、 内容、生态,或是社群和福利体系,以重新制造黏性。 在泛化的流量池中,"双11"所代表的、以"购物节"为名的大型折扣促销活动,逐渐不再被强调,自然也 无法继续占据市场推广活动的主流。 大主播在流量焦虑下,不但没有简单,反而以更高频、更精细的运营主动出击。亮眼的销售数据与庞大 的商业帝国,这种既要也要,不仅对个人IP产生极大透支,也对团队的供应链、选品、运营和客服能力 形成多维大考。 平台混战理论上讲是好事,说明大厂又有互相竞争的意愿,发现了重燃斗志的赛场。不管是外卖大战, 还是今年"双11"兵家必争的即时零售,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给予消费者实在的低价与高品质的购物体 验,给予商家可持续的营销考量,而不是极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