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不同渠道购买黄金税负差异大
搜狐财经·2025-11-03 00:12

政策核心内容 - 在2027年12月31日前,对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的卖出方免征增值税[1][4] - 政策自2025年11月1日起实施,适用时间以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时间为准[5] - 新政是对现有黄金市场政策的进一步完善,旨在更好区分黄金的商品和金融属性[4] 交易所渠道税收影响 - 通过交易所渠道投资黄金继续享受增值税免征政策,税负较低[5] - 会员单位购入标准黄金用于投资性用途的,交易所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同时免征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10] - 新政延续了交易所场内交易的税收优惠,使其在税收上具有明显优势[3] 非交易所渠道税收影响 - 不通过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应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7] - 通过银行柜台、金店等非交易所渠道购买黄金,购买价格中实际已包含了卖方的增值税[5] - 非交易所渠道的黄金投资成本较高,因其价格中已含税[5] 对投资行为的影响 - 税收成本成为投资者选择投资渠道的重要考量,交易所渠道税收优势明显[5] - 新政可能加速投资者尤其是大额投资者向交易所渠道集中[6] - 普通投资者更倾向于通过银行代理的交易所产品如积存金、黄金ETF等间接参与,以平衡便利性与税负[6] 对黄金饰品消费的影响 - 黄金饰品的税收政策没有变化,零售商销售时需缴纳13%增值税和5%消费税,均已包含在售价中[8] - 新政对黄金饰品消费产生的直接影响有限,因其主要针对投资性黄金交易[8] - 未来金饰价格可能因投资性黄金需求向交易所集中导致原料市场变化而产生间接波动[8][9] 对市场价格与市场结构的影响 - 由于交易所交易税负更低,将吸引更多投资者通过场内交易,推动交易所黄金价格相对走强[11] - 非交易所黄金因税负较高,需求将受抑制,价格面临承压[11] - 税收差异将促使更多黄金供给流向交易所,提升场内流动性,但非交易所渠道供给可能收缩[11] 政策宏观意义 - 政策将持续支持中国黄金市场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定价话语权,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10] - 有利于促进税制公平、防范税收风险,提升税收政策精准性和规范性[10] - 中国对黄金产业的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优于国际主要黄金市场[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