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吨大豆刚到手,特朗普48小时翻脸,G7稀土联盟剑指中国意欲何为
搜狐财经·2025-11-03 00:49
地缘政治与贸易关系 - 10月31日韩国釜山会晤后不久,G7国家计划成立关键矿产生产联盟,目标为打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1] - 中美经贸谈判刚达成共识,美国即出现新一轮制裁动作,行为模式被描述为出尔反尔[1] - 中美博弈进入为期一年的暂停期,双方各有攻坚目标:中国聚焦芯片研发突破,美国寻求稀土自给自足[5] 稀土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在全球稀土领域占据主导地位[1] - G7国家试图在稀土领域实现突破面临现实挑战,包括复杂的化学提炼工艺、大规模工厂投资需求、长期技术研发积累及专业人才需求,被描述为需要十年或更长时间的系统工程[3] - 全球稀土矿储量分布广泛,但达到商业化开采和提炼标准存在难度[3] 制造业与产业链优势 -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和最大规模的制造业基础,技术突破后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速度非常快[5] - G7国家面临制造业空心化问题,产业链外移多年,技术工人流失严重,重建完整稀土提炼产业链面临人才断层、产业配套缺失和成本高企等结构性困难[3][5] - G7内部在稀土等战略安全领域存在深层次矛盾,合作意愿可能弱于各自的国家利益考量[3] 贸易与产业政策影响 - 中国近期购买了18万吨美国大豆,但此订单规模相较于以往美国每年对华出口超过2000万吨大豆而言非常小,被视为一种善意姿态[1] - 历史表明,美国的制裁往往倒逼中国在相关领域实现自主突破,案例包括北斗导航、5G技术、高铁和新能源产业[7] - 限制芯片出口等行动被认为加速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研发进程[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