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融有了“温度”与“精度”
证券日报·2025-11-03 01:11
这种精度,让金融资源得以绕过"大户",穿越"惯例",直接抵达那些最需要养分却又最容易被忽视 的"毛细血管"——初创型科技企业、奔波的外贸从业者、扎根社区的个体工商户。 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运转的终点,不是漂亮的信贷数据,而是在金融支持的"温度"与服务 的"精度"下,逐渐缩小惠企政策与企业体感的"温差",不断提高企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政府想着我们民营企业的急难愁盼,真好!"座谈会结束后,一位企业主朴实的感慨最令笔者印象深 刻。"想着"二字恰恰道出了所有政策设计的初心——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这堂来自一线的"金 融课",更让笔者深信,最好的金融服务,既要精准抵达,又要温暖人心。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在到宁波之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金融服务新质生产力"这些词汇,于笔者而言,更多 是政策文件里的宏观叙事和金融术语,对于在相关工作机制下,各部门之间具体如何运转、协同等并不 熟知。直到坐在那场座谈会里,听到一个个具体而生动的故事,才真切地触摸到这些政策背后的"温 度"与"精度"。 温度,藏在那些"破格"的瞬间里。当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副行长讲述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 的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