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建设高质量资本市场 服务“十五五”战略全局
上海证券报·2025-11-03 01:53

“十四五”期间资本市场系统性重塑 - 资本市场以注册制改革为抓手,在促进科技创新、投融资均衡发展、制度生态完善三大维度实现系统性重塑 [1][2] - 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规模合计达到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稳步提升至31.6%,较“十三五”末提高2.8个百分点 [3] - 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期间,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达到1.67万亿元,日均市值换手率提升至4.10% [4] 融资端改革与成效 - 新“国九条”实施后推动IPO市场向“质量提升”转变,2023年8月至2025年8月期间主动撤回IPO申请的企业约560家 [3] - 电子行业在新“国九条”发布以来实现股权融资59家次,融资规模达691.87亿元,机械设备、电力设备、汽车、医药等行业也获有力支持 [3] - 直接融资比重的提升得益于市场流动性改善,标志着资本市场向投融资功能均衡发展的现代市场转变 [4] 投资端表现与市场稳定性 - 2024年9月至2025年9月间,上证综指、深证成指和恒生指数分别累计上涨39.58%、61.87%和45.38%,北证50、科创50和创业板指涨幅分别达160.04%、110.17%和101.16% [6] - 通信、电子、计算机等科技行业涨幅居前,AI科技领域成为市场投资主线 [6] -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降至15.9%,较“十三五”时期下降2.8个百分点,市场韧性提升 [7] 制度改革与市场生态完善 - “十四五”期间共有207家公司实现平稳退市,退市率从2019年的0.28%提升至2024年的0.97% [8] - 自“并购六条”发布以来,市场已披露230单重大资产重组,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 [8] - 近五年来上市公司累计通过现金分红和股份回购向投资者分配回报达10.6万亿元,较“十三五”时期增长超八成 [9] “十五五”期间资本市场的战略使命 - 资本市场被赋予更重要的历史使命,需成为创新资源的配置中心、居民财富的增值平台和经济转型的驱动引擎 [1][13] - 资本市场应成为新质生产力的孵化器、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催化剂以及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13] - 资本市场将持续推进制度型开放、完善市场体系、提升监管效能,增强内在稳定性与运行效率 [1][14] “十五五”深化改革的四个关键方向 - 着力提升融资效率,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资本服务体系,发展科创债、知识产权证券化等创新融资工具 [14][15] - 提高资本市场价值发现与资源配置效率,推动形成“有进有出、优胜劣汰”的市场生态,完善多元化退市机制 [16][17] - 提升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壮大长期投资者队伍,完善市场维稳机制,强化“以投资者为本”的监管导向 [18] - 全力提升资本市场的法治环境,系统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