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规模与增长 - ETF行业在2025年前10个月实现爆发式增长,总规模从去年底的3.73万亿元增至10月30日的5.74万亿元,规模提升逾2万亿元 [1] - 产品数量从去年底的1039只增至10月30日的1345只,增长超300只 [1] - 规模增长主要源于两方面:今年以来ETF净申购额超过7300亿元,以及市场反弹带动净值上升,200多只ETF年内涨幅超过50% [1] 产品类型与规模分布 - 百亿级ETF阵营快速扩容,截至10月30日共有121只规模突破百亿元,较去年底的66只显著增加,其中23只规模超过400亿元,千亿级产品批量涌现 [2] - 股票ETF规模为3.75万亿元,较去年底增长8500多亿元,中央汇金是重要持仓方,截至9月30日其ETF持仓市值已超过1.5万亿元 [2] - 债券ETF规模实现跃升,从去年底的1799.87亿元增至10月30日的6973.1亿元,今年已迎来首批8只基准做市信用债ETF以及24只科创债ETF [2] - 跨境ETF规模从去年底的3350.15亿元增至7772.27亿元,港股主题ETF是增长主力,富国港股通互联网ETF规模达893.66亿元,华夏恒生科技指数ETF规模超过450亿元 [2] 产品创新与市场竞争格局 - ETF产品持续上新,投资品类拓宽,截至11月2日有11只ETF及ETF联接基金正在发行,覆盖工业软件、光伏、港股通科技等多个细分行业 [3] - 随着品类丰富,ETF-FOF迎来上报热潮,9月以来共有7只产品上报 [3] - 行业竞争激烈且头部效应显著,16家基金管理人的ETF管理规模超过千亿元 [3] - 华夏基金ETF管理规模超过9200亿元,易方达基金为8703.63亿元,华泰柏瑞基金超过6000亿元,这三家管理人的规模合计占全行业四成以上 [3] - 南方基金、嘉实基金的ETF管理规模超过3500亿元,广发基金、国泰基金、富国基金、博时基金、华宝基金的规模均在2000亿元以上 [3] - 尽管头部优势明显,仍有新玩家入局,长城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今年开启ETF业务,交银施罗德基金时隔14年重启ETF产品线布局 [3]
ETF规模10个月增长逾2万亿元
上海证券报·2025-11-03 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