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十五五”时期仍有七大“红利”
搜狐财经·2025-11-03 03:59

经济增长红利 - 1979年至2023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8.9%,高于同期世界经济3%的平均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24.8%,居世界第1位 [1] - 2024年中国GDP为135万亿元,以2019年为基值,5年复合增长率平均为6.0%,今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5.2%,全年预期增长5.0%左右 [1] - “十五五”时期中国经济增速预计将保持在4.5%-5%区间 [1] 市场红利 - 2024年社会消费品销售总额超过48万亿元,物流总额360.6万亿元,外贸进出口突破43万亿元,数据交易约1600亿元,合计市场规模约500万亿元,预计到2035年将翻一番 [2] - 民营企业总数已突破5500万户,登记注册的经营主体达1.8亿户,民营经济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 [2] - 254家央企总资产2024年超过90万亿元,利润超过2.6万亿元,在华外资企业123.9万家,贡献了近7%的就业、七分之一的税收、约三分之一的进出口、二分之一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2] 制造业红利 - 中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30%以上,连续15年保持世界首位,相当于美、俄、日、英、法、瑞典、韩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工业国家制造业的总和 [3] - 2024年芯片出口额达1.14万亿元,成为第一大出口商品,日均量达12亿片,全年超过4300亿片 [3] - 中国在建核电站数量超过世界其他国家总和,连续18年保持全球第一,已应用第三代、第四代技术实现循环排放和零污染 [3] 科技创新红利 - 科技创新在量子通信、5G/6G、大模型等领域实现突破,科技创新路径覆盖国民经济97个大类中的80个,预计2025年数字经济对GDP增长贡献率将达60%以上 [4] - 中国组建了中央科技委员会和新的科技部,自2006年起连续制定两个15年周期的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 [4] - 在载人航天、高储能电池、探月工程、量子技术、超级风洞、航空发动机、北斗导航等国之重器项目上实现突破 [4] 研发投入与数字化基础设施 - 2024年中国研发投入占GDP的2.68%,研发经费70%以上来自市场主体,例如华为近十年研发投入超过12000亿元,2023年研发投入占营业额的25.1% [5] - 中国拥有2.4亿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理科生占比40%,加上农科和医科占比超过50%,重大科技项目团队平均年龄仅30多岁 [5] - 中国数字经济已占GDP的43%,今年预计将占55%,6G标准中国占全球39.8%,通过“东数西算”工程已建设8个国际算力枢纽和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5] 区域经济纵深发展红利 - 国家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重大区域战略,并设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贸试验区等多种特殊经济功能区 [6] - 2024年中国内地GDP超万亿的城市达到27个,其中上海5.39万亿元,北京4.71万亿元,深圳、重庆、广州均超过3万亿元 [6] - 中国与东盟互为近五年最大贸易伙伴,东盟是世界第三大市场、第五大经济体,合作成为世界共建开放型经济新样板 [6] 制度与战略红利 - 中国实行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已对50多个国家实行过境免签政策,停留时间延长至240小时,并与几十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 [7] - 中国已对43个最不发达国家实行零关税,单边开放有效应对了外部脱钩、遏制等手段,发挥了稳定器作用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