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ETF市场规模增长 - 截至10月31日,跨境ETF总规模突破8950亿元,较2024年底的4240亿元增幅超过110% [1] - 规模增长迅猛,二季度末约为5655亿元,三季度末跃升至约8840亿元,较2024年底已然翻倍 [1] - 跨境类产品连续三个季度成为权益指数产品中规模增速最大品类,规模增速超50% [2] 跨境ETF溢价现象 - 截至10月31日,跟踪美股和日股的跨境ETF普遍溢价率在3%至9%,热门产品溢价率甚至超过17% [1] - 逾25只跨境ETF的溢价率在3%以上,多数为跟踪纳斯达克100、日经225等指数的产品 [2] - 景顺长城基金旗下的纳指科技ETF溢价率高达17%以上 [2] - 中韩半导体ETF溢价率超8%,其规模从2024年底的6.6亿元快速涨至32.18亿元 [2] 热门产品表现 - 中韩半导体ETF今年以来的二级市场价格涨幅超过90% [2] - 中韩半导体ETF在中国和韩国证券市场的投资比例分别为55.45%和43.48% [3] - 纳指科技ETF规模约126亿元,与2024年底的约93亿元相比,规模增长超35% [3] - 纳指科技ETF重仓股包括苹果、英伟达、微软、博通、脸书、谷歌等美股科技巨头 [3] 高溢价成因分析 - QDII额度限制导致基金公司对ETF申购进行限额,投资者通过二级市场买入推升交易价格产生溢价 [5] - 境内外市场交易时间差异、跨境ETF的T+0交易机制、汇率波动等因素可能导致溢价 [5] - 市场博弈焦点从资产基本面转向申购额度与情绪博弈,套利者倾向于利用期货等工具对冲风险 [5] - 多只跟踪标普500和纳斯达克100指数的场外基金进一步收紧了申购限额,当前限购状态或将延续 [5] 行业动态与资金流向 - 跨境类ETF是今年三季度股票ETF资金流入的主力之一 [2] - 在跨境产品中,港股通互联网、恒生科技指数产品资金流入规模靠前 [2] - 华夏基金、汇添富基金、华安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多家基金管理人密集发布溢价风险提示公告 [4]
跨境ETF热度居高不下 溢价风险需警惕
中国证券报·2025-11-03 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