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秦创原引领科创蝶变

科技创新与产业协同 - 西北首条硅光中试线贯通使硅光芯片流片周期从3个月压缩至两周,研发成本降低50% [1] - 秦创原构建“一总多区”协同格局,实现“西安研发、地市转化”的高效联动模式 [5] - 陕西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技术合同成交额在2024年同比增长215.82% [6] 科技成果转化成效 - 陕西“三项改革”单位扩展至201家,11万项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新成立科技成果转化企业2820家 [2] - 通过“先使用后付费”“先投后股”等举措破解转化堵点,697名科研人员凭成果转化贡献实现职称晋升 [2] - 秦创原“服务换股权”模式为企业提供全链条服务,助力AI质检等技术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7] 光子与光伏产业链发展 - 陕西光子产业已培育300多家相关企业,产业规模超300亿元,形成“材料—芯片—器件—系统”完整产业链 [3] - 以隆基绿能为龙头形成覆盖硅料至应用的全产业链,其年产9GW高效单晶电池项目将成为全球转换效率最高、成本最低的制造基地 [5] - 隆基绿能10余次刷新电池转换效率纪录,配套企业如拉普拉斯等20余家相继入驻西咸新区 [6] 创新生态与产业产出 - 陕西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72.20%,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位列全国第四 [8] - 科技型中小企业达2.99万家,高新技术企业达1.94万家,34条重点产业链产值达2.25万亿元 [8] - 重卡变速器、单晶硅片产量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量全国第三,占全国产量十分之一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