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尖选品种 ——“晚播小麦逆袭手册”系列报道①
河南日报·2025-11-03 07:41
天气影响与播种背景 - 受9月以来持续阴雨天气影响 河南省多地土壤墒情饱和 导致小麦播种普遍比往年推迟10余天[1] - 连续的降雨天气压缩了小麦的冬前生长期 导致冬前积温不足 对麦苗生长和来年收成构成潜在威胁[1] - 土壤湿度过大增加了小麦根茎病害侵染的发生概率 同时也有利于麦田杂草的生长[3] 关键技术应对措施 - 推广“以种补晚”技术 选择适配的早熟品种是实现晚播小麦丰产高产的前提[1][4] - 推荐选用生育期相对较短的半冬偏春性或弱春性稳产高产品种 这类品种耐迟播、长得快[1][4] - 必须做好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杜绝白籽下地 可使用杀菌剂、杀虫剂搭配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拌种 以起到防病防虫、促苗壮根的效果[3][4] 农技推广与政府支持 - 卫辉市农业农村局开展密集的农技指导服务 10月中旬以来已进行进村培训500余场次 覆盖农户14000余人次[3] - 政府印发技术意见2个 明白纸26000份 技术手册3000本 以“晚播不慌、技术来帮”的理念指导农户[3] -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关于小麦抗湿晚播品种选择的指导意见》 从科学选种、优化区域布局、加强播种管理等多方面发力[3] 农户反应与行业实践 - 种植大户对晚播导致的减产风险表示担忧 但农技人员的实地指导有效提升了信心[1][2] - 农资店拌种服务需求旺盛 农户积极遵循农技指导进行拌种备播[3] - 全省农户正通过“以种补晚”的科学实践 为来年粮食丰收筑牢根基[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