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告别高息扩张 20%或成消金贷款利率“新红线”
上海证券报·2025-11-03 08:27

监管政策动向 - 监管部门通过窗口指导要求消费金融公司新增贷款的综合融资成本不得超过年化20% [1][3] - 该规定目前尚无正式文件 仅为窗口指导 具体实施细则和正式实施时间仍未明确 [1][3] - 此次20%的监管要求大概率处于政策吹风阶段 旨在释放信号并引导行业预期 [3] 行业影响与格局变化 - 政策若落地将加速行业风险出清 加剧机构分化 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向头部机构倾斜 [1][6] - 风控能力弱、资金成本高、专业能力不足的中尾部机构生存压力陡增 [6][7] - 截至2024年末 消费金融公司资产规模达1.38万亿元 贷款余额达1.35万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4.58%和16.66% [6] - 头部机构如招联消金、蚂蚁消金、兴业消金等凭借用户基础、数据积累和资金优势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6] 利率水平与盈利压力 - 消费金融行业整体已呈现净息差连年收窄的趋势 [6] - 持牌消金公司主流定价区间为4%—24% 净息差水平多处于5%—10%区间 [6] - 政策若实施将使行业机构净息差进一步承压 尤其对缺乏公开融资手段的腰尾部机构构成业务挑战 [6][7] - 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监管要求已将互联网贷款利率压降至年化24%以内 [3][4] 未来竞争焦点与转型方向 - 行业竞争逻辑正从规模与利率比拼转向风险定价能力、精细化运营水平和客户体验 [10] - 政策将推动行业真正开始探索风险定价 并逐步推动利率市场化 [10] - 从业机构需加大科技投入 建立全生命周期的风险管理体系以提升反欺诈与信用评估能力 [10] - 建议审慎控制政策执行节奏 避免市场剧烈波动 并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以实现“软着陆”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