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核心观点 - 盘活呆死矿有望激活至少万亿元投资并增加大量采矿产能 对促进经济发展和保障资源安全具有关键作用 [1][4] - 当前大量采矿权因政策、环保、安全等原因处于呆死状态 严重阻碍矿业正常发展和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2][3] - 通过政策支持、引入社会资本和合资合作等模式可有效盘活呆死矿 已有成功案例证明其可行性 [4][7] 呆死矿现状与规模 - 由于矿建、环保、安全、用地、地方政策等原因 导致60%以上登记在自然资源部官网的采矿权成为呆死矿 [2] - 部分县市无法正常勘查开采的呆死矿达50%以上 个别县市甚至高达80%以上 [2] - 目前至少有4万个采矿权处于呆死状态 每个采矿权取得成本和矿建成本平均按1亿元计算 估计有价值4万亿元的采矿业固定资产投资处于呆死状态 [3] - 西南某省一次性要求415个矿业权退出生态保护红线 西北某省在祁连山事件后遗留问题未解决 均导致大量矿业权闲置 [3] 呆死矿的负面影响 - 东南省份某产煤重点县关闭煤矿后 实际开采量为零 导致近3万多人丧失劳动岗位 约8亿多元资金难以收回 [3] - 矿权长期沉睡不仅是对宝贵资源的浪费 更是对国家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贻误 [6] - 矿业作为长线投资行业 从勘查到正式投产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 呆死状态导致投资无法回收 [8] 盘活呆死矿的举措与案例 - 辽宁省开展停工停产矿山纾难解困专项行动 福建省允许已过期的地采矿山在消除停工停产因素后申请办理采矿权顺延手续 [4] - 森工矿业通过引入包钢集团、内蒙古地矿集团、山东黄金集团等战略投资者 成功盘活13宗探矿权 并启动资源潜力分析等基础工作 [7] - 通过合资合作解决资金瓶颈问题并带来先进勘查理念与技术手段 提升找矿效率与成功率 [7] - 专家建议借鉴城投公司经验成立矿投公司 通过收购呆死矿权益并发行企业债吸收社会资金 [7] 政策建议与行业特点 - 专家呼吁尽快出台盘活呆死矿化解地方债和企业债的新一轮矿产资源整合政策 [2][8] - 建议调动社会资本盘活呆死矿和资源整合 促成矿业权交易和股权交易 [8] - 矿业特点是投资需求量大、建设周期长、风险性高、回报期长 属于长线投资行业 [8] - 支持矿企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加快重要矿产增储上产 提高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9]
多方建议尽快盘活呆死矿,助力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第一财经·2025-11-03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