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疆离职员工,「打印」出一个百亿独角兽
36氪·2025-11-03 18:45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拓竹科技是一家成立于2020年的深圳科技独角兽,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目前估值超过300亿元人民币[1][7] - 公司成立仅四年,即在2024年占据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29%的份额,出货量约120万台,高于全球消费级3D打印机年出货增量(约100万台)[1][11] - 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为41亿美元,其中约10亿美元的年增长额一半来自拓竹科技[2] - 公司收入从2023年的27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4年的60亿元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2] 产品战略与市场拓展 - 公司首个产品Bambu Lab X1于2022年面世,具备工业级性能但价格低于1万元人民币,在Kickstarter平台一个月众筹收入近5000万元,并被《时代》杂志评为年度最佳发明之一[7] - 2023年公司战略从服务极客转向吸纳新用户,推出售价在2000-4000元人民币的P1S、A1mini和A1等新手友好机型[8][9] - 2024年借助深圳智能家居消费补贴政策(立减15%),拓竹A1价格降至约1500元,并通过罗永浩直播间等网红带货方式推动销售,在天猫和京东平台维持销量第一[11] - 2025年公司推出最多新品应对竞争,包括H2S、P2S和H2C,并于同年9月在深圳万象城开设首家线下旗舰店[23][18] 技术优势与研发能力 - 创始团队来自大疆核心部门,覆盖硬件、供应链、运动控制、软件设计和AI算法等领域,具备完整的技术配置[13][14] - 公司产品追求上市即“完美”,不使用行业通用的TMC芯片,采用自研驱动芯片以保持技术独立性和领先性[15] - 通过40多次迭代利用AR计算和多传感器协同提高设备感知能力,减少用户调整参数,并开发联网功能方便用户分享[15] - 2024年生产的H2D打印机聚合激光雕刻和切割功能,技术领先于竞争对手[15] 运营管理与供应链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2年的139人增长至2024年的571人(不含工厂)[17] - 招聘要求严格,工程师和产品经理薪资范围在25k-50k,强调高学历、奋斗精神和抗压能力[15][16] - 工厂位于深圳宝安区,利用当地密集的激光制造和印制电路产业实现高效生产,总部在南山区毗邻消费电子巨头,形成协同创新网络[17][18] - 自研激光雷达传感器带动周边40家配套企业进行协同技术改造,提升供应链效率[18] 市场竞争与挑战 - 2025年竞争对手创想三维、爱乐酷、纵维立方推出2000-3000元价位新品对标拓竹P1S,市场竞争加剧[22] - 公司通过法律手段应对模型侵权问题,旗下MakerWorld社区于2025年10月对另外三家平台发起法律维权[23] - 2024年8月遭遇3D打印巨头Stratasys在美国以10项核心专利侵权为由起诉,可能影响公司在美国市场的营收[23] - 随着用户基数暴增,面临售后服务压力增加和部门协作偶尔脱节的挑战[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