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视频丨工业机器人产量大增 前三季度我国实现“智”造升级

高技术制造业整体表现 - 高技术制造业是推动新型工业化、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引擎,已成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 -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6%,快于工业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 [1] - 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对全部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4.7%,工业经济"压舱石"作用凸显 [1] 智能化与绿色装备增长 - 智能化加速渗透,成为高技术制造业增长的重要抓手,前三季度智能无人机飞行器、工业机器人、3D打印设备、卫星导航定位接收机等产品产量分别增长59.9%、29.8%、40.5%、28.5% [1] - 在能源绿色转型引领下,绿色装备产量高速增长,前三季度风力发电机组、核发电机组、太阳能电池等绿色设备产量分别增长72.4%、38.9%、14% [1] 机器人产业发展 - 机器人产量的大幅增长是制造业升级的"显性符号",今年9月份全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7.63万套,同比增长28.3% [2] - 1—9月份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达到59.5万套,超过上年全年的总产量 [2] -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制造和应用国,到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突破4000亿美元,具身智能机器人市场占比预计会超过30% [4]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融合 -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制造业,加速覆盖研发、生产、管理、服务全链条,从单点应用向全链条渗透,重塑产业效率 [5][6] - "AI+制造业"的赋能向家电、机械、建材等传统制造业延伸,例如通过AI大模型优化生产,使设备更换周期从1年延长至3年,停产损失降低80% [8] - 行业已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超3.5万家、先进级7000余家、卓越级500余家,覆盖全国31个省(区、市)和90%以上的制造业行业大类,最新一批全球灯塔工厂一半都在中国 [10] 技术突破与产业根基 - 高技术制造业在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实现多点突破,例如旋转地质导向钻井系统能在175℃高温、172兆帕高压环境下工作,已累计应用于400多口油气井,工作时长近10万小时 [11][13] - 国产大丝束碳纤维实现量产,密度仅为钢材的1/4,强度是钢材的7到10倍,已批量应用于C919大飞机和高铁 [15] - 高性能液体橡胶技术使柔性屏折叠寿命提升至20万次以上,厚度减少30% [15] - 前三季度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0.6%,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7.4%,信息服务业投资增长30%以上 [15] 产业发展挑战与方向 - 高技术制造业部分领域在芯片、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材料等方面存在短板弱项,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品创新能力提升方面仍有不足 [16] -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并降低中小企业改造门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