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喊话中国,稀土卡脖子,中方淡定应对
搜狐财经·2025-11-03 19:55

中美贸易会谈共识 - 中美代表在韩国釜山会面,未签署书面协议但达成多项口头共识 [1] - 美方同意暂不征收芬太尼相关关税及港口附加费,并将穿透性规则推迟一年执行 [1] - 中方将稀土出口管制措施延长一年实施 [1] 美国对华施压手段及效果 -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威胁使用最强硬手段重新加征关税,但提及的贸易逆差、技术封锁等措施过去几年实际效果越来越差 [3] - 2023到2024年期间,美国对华部分商品关税一度提高至145%,结果导致美国自身通货膨胀控制不住,企业大量撤离 [3] 稀土行业格局与中国优势 - 中国掌握全球超过七成的稀土开采和加工,控制从采矿到制造磁铁再到回收利用的整个产业链 [5] - 美国尝试从澳大利亚或缅甸获取稀土资源,但产量无法支撑其军工产业和新能源汽车的需求 [6] - 中国无需切断稀土供应,只需调整出口节奏即可对美国产生显著影响 [6] 会谈细节与决策机制问题 - 会谈未发布联合声明,因细节问题未解决,例如美国提出暂停24%的对等关税但免除产品范围不明确 [8] - 芯片出口管制清单尚在评估,财政部提前透露消息导致内部协调混乱,反映决策机制不畅 [8] 中美对规则遵守的差异 -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从未主动废弃任何贸易承诺,不依赖口头承诺而依靠系统性能力将规则转化为可用工具 [10] - 美国有随意翻脸的先例,如撕毁伊核协议、退出巴黎协定 [10] 中国技术领域进展 - 半导体领域,中微公司的蚀刻机已达到5纳米工艺,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完成交付 [12] - 军事领域,歼-35战机登上航母服役,高超音速武器开始执行常规巡航任务 [12] - 中国已建立起自主的技术体系,美国通过科技脱钩和金融手段施压的效果正在减弱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