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42上市银行信披考评出炉:5家升级1家降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03 20:08

监管政策与评价体系 - 沪深交易所于2025年3月修订发布《评价指引》,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提出更高要求,聚焦加强信息披露监管、严惩财务造假、强化现金分红监管等工作[1] - 信息披露评价内容涵盖八项: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有效性、投资者关系管理、回报投资者、履行社会责任的披露情况、被处罚及采取监管措施情况、支持交易所工作情况等[3] - 评价结果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分别代表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5] 上市银行评价结果总体分布 - 42家A股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评级均在B及以上,无C或D级,其中22家银行获评A级,占比超过50%[1] - 上市银行评级普遍与上年保持一致,仅6家出现变动,其中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浙商银行、杭州银行和张家港行5家银行评级由B上升为A,仅上海银行1家由A下降为B[1][6] A级与B级银行具体构成 - 获评A级的22家银行包括6家国有大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行)、8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浙商银行)、5家城商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杭州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以及3家农商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沪农商行)[5] - 获评B级的20家银行包括1家股份制银行(民生银行)、12家城商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银行等)以及7家农商行(江阴银行、青农商行、无锡银行等)[5] 评价结果对上市银行的影响 - 信息披露评价结果将纳入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再融资、并购重组等事项的审核考虑范围[6] - 上交所对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给予三项支持:原则上免于事后审查临时报告、在符合规定下对再融资等申请给予支持、邀请公司高管担任培训讲师[6] - 深交所对评价结果为A的上市公司给予四项支持:减少审核问询轮次、提供定向培训、邀请高管推广经验、优先推荐为专业委员会委员人选[7] 上市银行对评价的回应与未来计划 - 杭州银行表示近四年已三度获A级评价,将以此次评级为契机持续提升信息披露透明度和有效性[9] - 中信银行连续九年获评A类,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超人民币1,700亿元,并计划将2025年中期分红比例提升至30.7%[9][10] - 中信银行在ESG管理方面作为ISSB国际可持续信息披露准则"先学伙伴",推动国际准则在中国落地[10] - 常熟银行连续七年获评A级,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强化规范运作管理并提升信息披露质量[11] 信息披露质量的重要性 - 上市银行的信息披露质量是维系资本市场信心与银行自身公信力的基石,能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为市场提供清晰的价值判断依据[3] - 在金融监管趋严背景下,充分的信息披露是银行展示审慎经营能力、透明治理水平和长期发展潜力的关键途径[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