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逃不掉了!38万亿债务炸雷,美联储连夜急刹车,中国成最大赢家
搜狐财经·2025-11-03 20:14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困境 - 美国联邦债务在2025年10月突破38万亿美元,债务占GDP比重飙升至126.8% [1] - 美联储于10月29日宣布自12月1日起停止缩减资产负债表,并降息25个基点 [1] - 美国债务规模从37万亿增至38万亿仅用两个月,为疫情以来最快增速,政府每年偿还国债利息近万亿美元 [3] - 美联储政策转向因银行准备金总额跌破3万亿美元临界点,担保隔夜融资利率跳升20-30基点显示银行间市场出现结构性压力 [3] - 美国三大信用评级机构均已下调其评级,30年期美债收益率一再突破5%,政府借贷成本飙升 [5] - 美国面临战略困境:维持高利率将压垮财政,降息则可能引发通胀再度失控,债务利息支出已占财政收入的近七分之一 [15][17] 中国主权债券发行的战略意义 - 中国财政部于10月24日宣布,将于11月3日当周在香港发行规模不超过40亿美元的美元主权债券 [1][3] - 中国拥有3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九月单月贸易顺差超500亿美元,40亿美元发债规模并非因资金需求 [5] - 债券定价机制是关键看点,若其利率显著低于同期美债收益率,将传递中国国家信用更可靠的信号 [7] - 此次发债是在构建替代性的美元循环系统,打破传统“石油-美元-美债”循环,沙特等产油国开始将美元收入配置于中国债券 [7][9] - 中国可通过发债筹集美元后转贷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其偿还西方债务 [9] - 2024年11月中国在沙特发行的20亿美元债券获得397.3亿美元认购,整体认购倍数达19.9倍,远超美债平均水平 [11] 全球金融格局与去美元化趋势 - 全球去美元化已成现实,2024年第三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占比降至57.4%,为1994年以来最低水平 [13] - 沙特已同意用人民币结算部分石油贸易,伊朗与俄罗斯的贸易也开始使用人民币转账 [13] - 中国发行美元债反而推动去美元化,因其可用人民币偿还债务,国际投资者乐于接受人民币 [13] - 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人民币存在升值预期,将促进人民币在海外加速沉淀和流通 [15] - 美国金融制裁工具正在“哑火”,因伊朗用人民币卖油、沙特接纳数字人民币成为常态 [15] - 中国成为资本可靠避风港,2025年9月以来高盛、贝莱德等国际巨头对A股公司调研频次达六百余次,46亿美元外资单月涌入中国股市创18个月记录 [17] 金融权力转移的长期影响 - 中国发行美元债悄然改变全球金融玩法,当贸易顺差国将美元储备转投中国债券,将影响美国35万亿存量债务的滚动续作能力 [9][11] - 这意味着美元可能第一次不被美国完全掌控,中国变相分享了全球美元的部分“铸币权” [11] - 美国点燃地区冲突以引发资本外逃并坐收渔利的策略正在失效,中国成为资本可靠去处,避险资金出现分流 [17] - 有预测显示,到2035年美国政府收入的三分之一将用于支付债务利息,利息支出将吞噬GDP的七个百分点,相当于美国军费预算的两倍多 [17][19] - 全球资本正用真金白银投票重构货币秩序,美联储陷入“加息压垮经济,降息点燃通胀”的两难困境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