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件核心与规模 - 2025年10月,美英联手起诉并制裁柬埔寨太子集团主席陈志,案件涉及东南亚最大跨境洗钱网络,被称为对新加坡金融体系的"压力测试"[1] - 美国财政部将"太子集团跨国犯罪组织"及146个相关个人与实体列入制裁名单,美国司法部查获127,271枚比特币,约150亿美元,创下史上最大民事没收纪录[2] - 太子集团表面从事地产、银行等业务,实则运营依赖人口贩运和强迫劳动的诈骗园区,被形容为"带铁丝网的监狱"[2] 涉案主体陈志 - 陈志1987年生于中国福建,后移居柬埔寨,创立太子集团,业务扩展至地产、银行等,跻身柬埔寨最具影响力民营企业之一[4] - 陈志被控五项罪名:强迫劳动与人口贩运、行贿腐败、企业洗钱、跨国资产转移与隐匿赃款,若罪名成立最高或面临40年监禁[4] 新加坡操作模式与结构 - 陈志团队以新加坡为中转站,利用家族办公室DW Capital及壳公司实现资金与形象"双重洗白",此做法被称为"Singapore washing"[5] - 主要结构包括:家办主体DW Capital、理财外壳Skyline Investment Management、资产转移载体Warpcapital Yacht Management等,14家壳公司注册于同一地址,被视为洗钱活动节点[8] - 操作由三名新加坡籍前台操盘手执行,均于2025年10月14日被列入SDN List,资产遭冻结[9][11] 洗白手段与漏洞利用 - 陈志在新加坡购入豪宅与资产逾4,000万新元,并将公寓改造成带雪茄吧和KTV的私人俱乐部,用于洽谈生意[12] - 通过设立Prince Foundation进行慈善捐赠塑造形象,并曾获得南洋理工大学、淡马锡子公司盛裕集团等机构背书,这些合作现已终止[15] - 利用单一家办管理自有资金可豁免申请资本市场服务牌照的监管真空,并通过多层架构提高穿透实控人和资金来源的难度[18][19] 新加坡监管应对与影响 - 案件发生后,新加坡警方对陈志网络发出禁止处置令,查封约1.5亿新元资产,本地银行早在2024年已提交可疑交易报告并关闭相关账户[16] -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推行"差异化监管",一方面将家办审批时间从6个月缩短至约2个月,另一方面强化资金来源核查与实控人穿透审查[23] - 此次案件暴露出新加坡在"吸引优质资本"与"防范灰色资金"之间寻求平衡的挑战,其家办生态正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筛选"[21][23]
美英围剿太子集团,新加坡家办再卷入“洗钱风暴”
36氪·2025-11-03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