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含科量”增强 港股第18C章企业队伍持续壮大
证券日报·2025-11-03 23:46

港股IPO科技含量增强 - 截至11月3日,年内已有2家企业依据港交所特专科技公司第18C章规则成功上市,分别为北京云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滴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 - 11月3日结束招股的文远知行将于11月6日按第18C章规则正式回归港股上市 [2] - 目前已按照第18C章递表但还没挂牌上市的企业有16家,来自工业机器人、AI医疗等细分领域 [3] 港股上市制度改革 - 2023年3月31日,港交所在《上市规则》中新增第18C章节,用于支持尚未盈利或未达主板收益要求的特专科技公司在香港上市 [4] - 2024年9月份,港交所下调第18C章上市的最低市值门槛,已商业化公司由60亿港元降至40亿港元,未商业化公司由100亿港元降至80亿港元 [4] - 2025年5月份,港交所优化特专科技公司上市规则,正式推出"科企专线",斯坦德机器人、深圳承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是在"科企专线"推出之后首次披露IPO申请材料 [4] 特专科技行业领域 - 根据港交所指引,"特专科技"共包括五大领域、20个行业,五大领域分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硬件及软件、先进材料、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食品及农业技术 [5] - 香港加快创新和技术转型,重点关注人工智能、生命健康科学、新能源等关键领域 [5] 企业研发投入情况 - 云迹科技2024年研发投入为5740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2.45亿元的23.4% [6] - 滴普科技2024年全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3.5%,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为44% [6] - 第18C章规则要求申请人上市前需最少从事三年特专科技产品的研发,已商业化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研发开支占比不低于15% [6] 核心赛道与企业集群 - 机器人服务智能体、AI大模型应用成为第18C章企业的两大核心赛道 [7] - 云迹科技、深圳市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斯坦德机器人、上海仙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均聚焦服务机器人在酒店、医疗、物流场景的AI赋能,形成产业集群 [7] - 滴普科技、黑芝麻智能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文远知行等以底层AI算法与数据处理能力为核心,构建企业级AI解决方案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