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前券商“大佬”进军知识付费 10天吸金超760万
21世纪经济报道·2025-11-04 01:24

洪灏知识付费业务表现 - 知名经济学家洪灏于10月25日开启个人知识星球,10天内成员数突破8500人,以899元/年的订阅价计算,毛收入预计已超764万元 [1] - 星球内容被定位为付费研究报告的增值服务,以短平快节奏实时分享市场观察和投资机会 [1] - 洪灏早于2024年6月即在个人公众号探索付费阅读,其单篇付费文章价格为1999微信豆(合199.9元) [4] - 公众号付费合集每集收录20-25篇研报,定价10000微信豆(合1000元),更新周期2-3个月,最新合集自6月起付费人数超1600人,毛收入超160万元 [4] - 洪灏明确区分其知识星球与微博、公众号付费阅读产品,称星球用于实时分享和互动问答,正式研报则通过其他平台分享 [4] 券商人士转型财经大V趋势 - 多位券商人士转型为财经大V,借助知识星球等平台实现知识变现 [6] - 经济学家刘煜辉的知识星球运营超7年,已吸引超9900位用户付费加入,当前年费为488元 [6] - 前开源证券电子行业首席分析师刘翔于2024年创建知识星球,定价从199元/年涨至1099元/年,成员数超1800人,内容聚焦科技投资线索 [6][7] - 前国海证券固收首席分析师靳毅于今年9月进军自媒体,3个月内全网粉丝超300万,其付费课程月卡198元、年卡1980元 [7] - 公募降费改革等因素冲击券商分仓佣金收入,卖方研究业务承压,知识付费赛道为分析师提供了专业价值直接变现的新路径 [13] 知识付费模式的特点与挑战 - 当前知识付费模式主要依赖个人IP驱动,能成功变现的多为自带流量的网红经济学家,普通分析师从零开始难度较大 [14] - 有头部券商交易团队人士认为,此类付费内容的价值在于帮助投资者培养自身投资认知和逻辑,而非提供直接的投资建议 [14] - 机构人士转型自媒体进行内容变现时,存在合规风险与版权归属等法律问题 [19] - 曾有案例显示,财经大V刘翔被指控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传播活动嘉宾报告PPT并以营利为目的招揽学员,涉嫌侵权 [19] - 随着更多分析师、基金经理进入该市场,内容发布资质、职务作品版权归属等合规边界有待进一步明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