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读懂城市发展的“中国视角”(人民时评)

摒弃"一俊遮百丑",多思"一丑掩百俊",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必能形成更强的示范效应 看影响,提供国际公共产品彰显中国担当。 刚刚过去的世界城市日,活动精彩纷呈。全球活动主场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颁发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 奖(上海奖);中国主会场重庆,举办"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展演等活动,展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生 动实践;"世界城市日"的起源地上海,与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举办城市可持续发展全球大会。 一场场联结中国与世界的对话,探讨如何建设"以人为本的智慧城市",共同诠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 永恒主题。在碰撞交融中,有这样3个视角能帮助人们更好读懂中国城市发展。 看理念,"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奠定了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的底色。 走进上海徐汇滨江,外籍专家克秀莎看到这一秀美地段不做商业、不盖豪宅,而是作为市民游客的公共 活动空间,连连感慨"非常了不起"。从听取群众建议在市中心建设双子山,到外卖小哥入住"骑手楼", 再到解决"拎马桶"民生难点,上海坚持把最好的资源留给人民、用优质的供给服务人民,人民城市理念 熠熠生辉。 放眼全国,北京公布地下空间规划,广州新型公共文化空间越建越多,安徽桐城形成"新时代六尺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