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时深度】150亿美元比特币被查扣,加密货币还“密”吗?
环球时报·2025-11-04 06:55

案件核心事件 - 柬埔寨跨国网络赌博集团太子集团董事长陈志被没收约12.7万枚比特币,价值约150亿美元,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加密货币查扣案[4][5] - 新加坡警方查封陈志及其同伙总值逾1.5亿新元(约合人民币8.2亿元)的资产,包括房产和金融资产等[13] - 美国政府指控陈志在柬埔寨经营欺诈园区,从全球受害者手中盗取数十亿美元的数字货币[13] 加密货币的监管与技术挑战 - 比特币的匿名性和安全性神话被打破,其安全性最终取决于加密强度,密钥生成或操作安全方面的薄弱环节可被利用[1][12] - 加密货币钱包有托管与非托管之分,非托管钱包需用户自行管理密钥,丢失密钥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损失[10] - 区块链不记录交易者真实信息,只记录数字钱包间传输,赋予用户匿名性,但交易被永久记录在区块链中[8][10] - 加密货币通过中心化交易所与实体世界连接,接受政府在反洗钱、反恐怖主义融资等方面的监管[11] - 执法机构正采用链上追踪、密钥恢复及密码分析技术,逐步消除犯罪分子可依靠加密技术逃避责任的错觉[12] 历史案例与行业影响 - 2020年,一名黑客从暗网毒品市场窃取的价值10亿美元比特币被美国政府没收[7] - 2021年,美国最大输油管道运营商支付价值440万美元比特币赎金后,司法部成功追回大部分资金[7] - 2022年,一对夫妇被没收9.5万枚比特币,价值约36亿美元,他们承认从加密货币交易所Bitfinex盗窃[7] - 2024年9月,天津蓝天格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犯罪嫌疑人钱志敏在英国认罪,其持有的约6.1万枚比特币(价值约67亿美元)被英国警方没收[7] 国际管辖与监管合作 - 加密资产的去中心化与跨境流动性对传统地理边界管辖规则构成挑战,美国凭借技术优势和全球金融影响力延伸国内法触角[13][14] - 美国进行跨境监管在国际法层面存在主权冲突和程序正当性不足的争议,可能开创强国单边界定跨境数字资产管辖权的先例[14] - 全球金融稳定委员会警告,各国在实施加密货币监管规则方面存在重大差距和不一致,可能对金融稳定构成风险[15] - 建议各国在国内法层面明确加密资产地位,构建多边主义跨境监管合作框架,并提升链上数据分析与追踪溯源技术能力[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