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指望中美相争会有“渔翁”得利
经济日报·2025-11-04 07:07
中美关系核心观点 - 中美两国元首会晤为双边关系注入确定性,强调相互成就、共同繁荣是核心方向 [1] - 中美经贸关系本质是互利共赢,货物贸易额从1979年不足25亿美元跃升至2024年近6883亿美元,双向投资存量超过2600亿美元 [1] - 打贸易战没有赢家,任何对抗只会造成双输局面,幻想渔翁得利的第三方也难以独善其身 [1][2] 中美经贸关系现状与影响 - 美国单方面对华加征高额关税导致双边贸易一度近乎停滞,反噬效应包括美国消费者面临物价上涨压力、企业供应链成本激增 [1] - 中国对美出口企业承受订单波动冲击,贸易战不确定性持续拉低全球经济增长预期,导致企业投资意愿下降和消费者信心受挫 [1][2] - 历史经验表明贸易战加剧经济困境,例如20世纪30年代《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曾加剧全球经济大萧条 [2] 全球供应链与第三方影响 - 全球供应链的复杂联动性意味着中美摩擦冲击波引发连锁反应,任何主要环节动荡都会影响全局 [2] - 第三方国家获得的短期订单转移红利极为脆弱,可能被原产地规则或新关税措施切断获益渠道 [2] - 由于国际供应链相互依存,第三国间接参与摩擦并需支付大量额外费用,全球需求疲软使替代订单收益难以抵消整体损失 [2] 合作前景与多边关系 - 中美经贸团队在元首会晤前已就关税问题达成阶段性共识,经贸应成为双边关系压舱石和推进器 [3] - 双方应算大账、多看长远合作利益,避免陷入相互报复恶性循环,合作对解决全球经济复苏、气候变化等跨国挑战至关重要 [3] - 中美关系未来关键在于超越短视博弈思维,践行相互成就之道,第三方力量应成为多边合作维护者而非投机者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