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近2000家上市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
金融时报·2025-11-04 09:08

上市公司整体业绩表现 - 境内股票市场共544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3.46万亿元,净利润4.70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和5.50% [1][2] - 全市场4183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近八成,3182家公司营收正增长,2467家公司净利润正增长,1957家公司营收净利双增长 [2] - 第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3.82%和11.45%,环比增速分别为2.40%和14.12%,增速较上半年显著提升 [2] 主要宽基指数盈利改善 - 上证50和沪深300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80%和6.46%,较2025年上半年分别提升3.35和3.97个百分点 [2] - 中证500和中证1000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3.13%和3.33%,较2025年上半年分别提升5.83和7.56个百分点 [2] 行业营收与盈利增速 - 半导体和硬件设备行业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速最快,分别为20.9%和16.8%,非银行金融、有色金属、汽车与零部件、机械等行业增速均在7%以上 [3] - 钢铁、软件服务、半导体行业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最快,分别增长402.0%、121.6%和46.6%,传媒、建材、非银金融、有色金属、硬件设备等行业增速均在20%以上 [3] 头部公司营收与盈利排名 -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建筑前三季度营收位居前三,分别为2.17万亿元、2.11万亿元和1.56万亿元 [3] - 剔除石油石化及金融企业后,中国建筑营收居首,中国移动、中国中铁、中国铁建营收均突破7000亿元,工业富联、比亚迪营收分别为6039.3亿元和5662.7亿元 [3] - 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净利润均超千亿元,分别为2699亿元、2574亿元、2209亿元和1777亿元,剔除金融石油石化后,中国移动以1154亿元净利润居首,贵州茅台盈利646亿元 [3] 科创板块业绩与市值 -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分别实现营收32486.28亿元、10142.07亿元、1450.68亿元,净利润2446.61亿元、441.25亿元、92.03亿元,创业板营收净利润增速均超10% [4] - 全市场总市值达107.32万亿元,电子行业市值位列第一,规模超过银行业,占比12.42%,通信和计算机行业市值较年初增加超过9000亿元 [4] 新兴产业发展动能 - 存储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6.08%,净利润增长26.44% [5] - 全固态电池技术和新能源汽车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10%,净利润增速超20% [5] - 超硬材料和稀土产业营收分别增长10.48%和7.11%,光伏设备和水泥行业实现减亏 [5] 消费与服务行业表现 - 影视院线、游戏、交通运输行业营收分别增长9.31%、24.40%和0.25%,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400亿元 [6] - 快递业务量再创新高,5家上市公司营收增长9.11% [6] - 贵金属行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22.36%,净利润增长55.96%,券商和保险业净利润增幅超30% [6] 研发投入与创新战略 - 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合计研发投入1.16万亿元,同比增长3.88%,168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6] - 全市场研发强度为2.16%,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54%、11.22%和4.42%,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研发强度为5.21% [6] 股东回报与回购 - 全市场共有1033家上市公司公布现金分红预案,现金分红总额7349亿元,89家公司年内分红金额超10亿元 [7] - 全市场1195家公司共发布1525单回购预案,已完成899单,累计回购金额923亿元,其中自有资金回购占比36%,注销式回购占比2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