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应对气候变化政策与行动核心观点 - 生态环境部发布《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5年度报告》,全面展示中国在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全国碳市场建设及全球治理方面的贡献 [2] 能源结构转型 - 2024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9.8% [3] - 煤炭消费占比从2013年的67.4%降至53.2% [3] - 推动全球风电和光伏发电成本下降超60%和80% [4] 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 锂电池及光伏产业多项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 [3] - 新能源汽车产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 [3] - 绿色船舶订单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70% [3] - 2024年中国出口的风电光伏产品累计为其他国家减少碳排放超10亿吨 [4] 全国碳市场建设 -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框架基本搭建完成,市场运行稳定有效 [3] - 截至2025年9月底,配额累计成交量7.28亿吨,成交额498.30亿元 [3] - 2024年全年成交额180.44亿元,创历史新高 [3] - 纳入2023年度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2096家,配额清缴完成率创历史最优水平 [4] 适应气候变化与城市韧性 - 截至2025年2月,39个试点城市探索开展深化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工作 [3] 全球气候治理与合作 - 中国创造全球可再生能源领域46%的工作岗位 [4]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与42个发展中国家签署54份气候变化南南合作文件 [4] - 通过合作建设低碳示范区、赠送设备等方式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 [4] - 累计实施300多期能力建设项目,为120余个发展中国家提供1万余人次培训 [4] - 实施"非洲光带"等旗舰项目,与6个非洲国家签署合作文件 [4] COP30立场与未来目标 - 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5] - 报告提出中国关于COP30的基本立场,包括发出积极信号、坚守《巴黎协定》、统筹推进多领域谈判等 [5]
中国对全球气候治理的贡献日益凸显
人民日报海外版·2025-11-04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