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结构与核心创新 - 2025年国家医保谈判采用“双目录”模式,前3天进行基本医保乙类目录谈判,最后2天首次启动商保创新药目录谈判 [1] - 商保创新药目录谈判采用价格协商新机制,由国家医保局协调药企与商保公司进行,11月2日为内资药企价格协商日,11月3日为外资药企价格协商日 [1] - 医保部门在创新药目录价格协商环节给出的降价建议区间为15%至50% [1][3] 商保创新药目录概况 - 通过专家评审进入价格协商环节的药品数量不超过30个,预计最终纳入目录的药品数量在20个左右甚至更少 [1] - 共有五款CAR-T药物申报创新药目录,其中三款选择“双报”基本医保目录和创新药目录,两款仅申报创新药目录 [3] - 合源生物的CAR-T药物纳基奥仑赛注射液谈判进展顺利,该药是国内唯一低于百万元的CAR-T,定价为99.9万元/针 [3] - 共有36种罕见病药物通过创新药目录形式审查,与通过基本医保目录形式审查的37种数量基本相当,其中19种选择“双报”策略 [12] 重点药品谈判动态与策略 - CAR-T药物是谈判焦点,复星凯特的阿基仑赛注射液定价120万元/针以上,已被80余款商业医疗险产品纳入,药明巨诺的瑞基奥仑赛注射液也被70余款产品纳入,分析认为其降价意愿不高 [3][4] - 百时美施贵宝的“O药+Y药”组合选择“双报”,其O药已被纳入139个城市惠民保/商业健康险目录,覆盖28个省份,在部分惠民保项目中年理赔总金额约2000至2600万元 [5][6] - 多款新药如卫材和礼来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年治疗费用约18万元)及卫材的睡眠障碍新药(月治疗费用约500至600元)均选择“双报”,因上市不久、准入惠民保进度缓慢,纳入创新药目录意愿积极 [7] 乙类目录谈判焦点 - ADC和双抗药物仍是乙类目录谈判焦点 [1][8] - 吉利德的ADC药物拓达维在2024年医保谈判中未成功,今年选择同时申报双目录再次冲击 [8] - 科伦博泰的国产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被业内认为是谈判“种子选手” [8] - 百济神州的倍利妥此前为进入医保曾降价25.5%,今年同时申报商保创新药目录 [9] - 康方生物的双抗药物卡度尼利单抗2022年上市6个月销售额达5.46亿元,2023年和2024年销售额分别为13.58亿元与15亿元 [10] 药企申报策略分化 - 药企申报策略呈现分化,例如吉利德的ADC药物选择“双报”,而科伦博泰、恒瑞医药等公司的ADC药物仅申报医保目录 [10] - 双抗药物中,康方生物、罗氏的产品仅申报医保目录,强生的产品仅申报商保目录 [10] - 选择仅申报医保目录的药品通常企业已做好“以价换量”准备,而更注重维持高端定位的药企则倾向于通过创新药目录覆盖中高收入患者群体 [10] 罕见病药物准入前景 - 尽管罕见病药物企业对创新药目录期待高,但实际进入希望可能小于基本医保目录,因商保公司对纳入罕见病药兴趣不大 [14] - 商保公司认为罕见病药患者群体小,在获客方面帮助有限,且多为长期高昂费用,会带来较大赔付压力 [14] 行业影响与未来方向 - “双目录”谈判的开启旨在通过引入商保力量,为更多创新药建立可持续的市场化支付机制 [15] - 药品的创新价值将在两个不同逻辑的支付体系中被分别评判,药企需据此重新审视产品定位与市场策略 [15]
2025年国谈落幕:双目录同步,创新药目录降价建议区间或为15%~50%
第一财经·2025-11-04 10:45